“看來署長早有準備,倒是我多嘴了。”
……
元洲之濱,無盡海旁
送親的隊伍將一車車的嫁妝抬到了船上,站在船頭的徐姝惠看著看著,眉眼中都是笑意。
來到元洲數年,她最不放下的便是遠在龍州的兩個寶貝兒子,特別是唐羅,這個她從未操心過的長子。
就像佛家說的靈童轉世,唐羅生來便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樣,不哭不鬧,即便是餓了渴了,也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而不是哭喊。
異常懂事的大公子從小就沒讓人操心過,這讓徐姝惠驕傲的同時也有些挫敗,因為養育這樣一個如同天才般的孩子,哪還有什么成就感。
隨著唐羅一天天的長大,他便越來越獨立,每天不是在修煉就是在讀書,徐姝惠也算是圣地出來的大家閨秀,可她捫心自門,偌大的徐氏圣地,又有幾人能像自己的孩子這般努力呢。只是這樣努力的小人兒,心中又會有怎樣巨大的孤單呢。
曾經有人說過,人都是赤條條并且孤獨的來到這個世上,其實不對。
人難道不是在母親的肚子里一點一點長起來的嗎,就算是出生之后的頭兩年,他也離不開親人的照料,更別提孤獨了。
可自己的長子,好像真的孤獨,在他出聲的頭一年,徐姝惠總是能在不經意間看見已經清醒的孩子不哭也不鬧,只是躺在床上靜靜地望著遠方,仿佛在懷念什么。
那個時候她便在想,如果世上真的有天生孤獨的話,或許就是自己的孩子吧。
所以,徐姝惠格外的疼惜唐羅,她笨拙地向兒子表達自己的愛,便是想跟孩子傳達的一個信息,他并不孤單。
經過長久的努力,她終是從唐羅身上看到了回饋,那是一種具有歸屬感的愛,就好像漂泊在無盡之海里的浮木終于靠岸的心安。
一家人可以永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嗎,童話里或許是可以的,但事實上,孩子總有一天會獨立。
父母即便有再多的愛,也終有一天要放手,徐姝惠心中隱隱有一種擔心。
她害怕自己的長子唐羅,在離開家人后,會一直孤單下去。
即便有一天他在武道上擁有極高的成就,可一回頭空空如也無人可以分享的話,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圣地中那種武癡一生,辜負了所有家人摯愛,最后悔不當初的天才,實在是多不勝數,她真不想看到自己親愛的孩子重蹈覆轍。
所以,哪怕她知道這樣為唐羅定下婚約一定會引來唐羅不滿,可她還是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