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的真理是,如果真等到所有條件都齊備的時候才開始做,那么這個事情永遠做不成,因為你永遠不可能將所有條件都聚齊。
所以,真正會做事情的人,只要擁有一些基本的條件后,便會開始行動,然后在做的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
先解決“有沒有”,再解決“好不好”,在唐羅看來,徐老贏已經具備了一切建立勢力的條件,而徐老贏之所以提不上心,一來是獨來獨往慣了,二來還是因為他并沒有意識到,一個穩定的勢力能給他帶來多少的好處。
看其他小圣王就知道,他們都在費盡心力的培植屬于自己的實力,衍空初悟無苦寂滅心經便云游布道,一是為了給自己養望造勢,讓佛子之名天下皆知。
其二也是為了找到衣缽弟子,然后大開山門,將前期的聲望變現。
再說步霄,為何要接下任務主持龍州青年武道大會,還不是為了在年輕一輩中的心中建立印象,按照正常情況,不管是那些被收入武圣山中的外門弟子,還是從外門升至內門的弟子,都會成為步霄的部屬。
王禪就更不用說了,四個小圣王里最忙的就是他,加入督天王巡不說,還化身南天帝為五衣教布道天下。
反觀徐老贏,還跟蛻凡時一樣,生活與事業幾乎沒有發生什么重大改變。
按照這樣的發展線條,最多二十年,衍空會成為禪宗某個新學派主,步霄會有天資高絕的部署數百輻射成百世家,王禪將在督天王巡中掌握實權不算,還是擁有上千萬信眾的教派之主。
而徐老贏能,頂破天去,就是個完成十萬人斬的兇境巔峰,頂個球用。
到了那個時候,這所謂黃金一代的四小圣王,便是其他三位天驕的爭鋒,到了那時候徐老贏要想彎道超車,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人之道,已不足而奉有余,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便是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根本原因,而三十年后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僅僅是因為現在的認知不同而已。
四位小圣王中,其他三人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這個目標努力,只有一個徐老贏存在認知偏差,相比于勢力他跟仰賴自己的修為與實力。
但世間何時出現過能以一己之力無敵于天下的存在,即便是強如韓武,不也在龍島之行后被圍攻圣隕,兇悍如狐王,不也被伏龍陣設計,滅身于人族雙圣之手。
若不是真的擔心這位大表哥,唐羅才不會多嘴這些,可很顯然,徐老贏并不理解這番好意,因為年輕的徐氏劍者有自己的驕傲與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