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固守傳統不意味著封閉交流,而年輕人只要看過一次外州的繁華,就很難再甘心過那種一眼便能看到五十年后,毫無驚喜的人生。
而想要拜入注重緣法的道門,更是天方夜譚,畢竟道家的弟子,全都是從牙牙學語時便開始培養,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成人后再投入道門并取得成就的,寥若晨星。
況且除了北邙之外,天下再想找到無主的靈脈已經很困難了,所以布道北邙重建四御靈界,幾乎是必經之路。
而一開始這條路是極為順利的,陳夢廬剛到北邙就找到了一處微弱的無主靈脈,勘測后發現足以建立基礎的神國,便當機立斷地以四座封靈石碑劃界,一邊開始測試重建四御靈界的可行性,一邊開始尋找愿意投入神國的門人。
只是好運仿佛在遇見靈脈后便用盡了,之后的陳夢廬便遇見了個最大的難題——語言。
這兒的土寨說的全是生澀難懂的俚語方言,就連文字都與中州不同,就連與土寨通商百年的商販也只能做到簡單交流,卻識不得土寨的文字。
所以幻夢宗師來到北邙的第一件事,便是學習土人的語言還有文字。
僅用了幾個月,他便能做到與土人流利的交流與書寫,可翻過一座大山后,又抓瞎了。
僅是隔了一座大山,另一座土寨的土語,他便只能聽懂四成了,而文字則是只能看懂兩成。
這種挫敗感讓陳夢廬征在原地半晌,后來詢問后才知道,光這茫茫岷山,傳承數百年的土寨就有百多個。
而這些土寨說得俚語,用得文字,都不盡相同,若是將時間用來學習這些土語,普通人或許得花上數百年。
即便是陳夢廬這樣的大宗師,一樣一樣學也得花上十幾年的苦工。
換做其他人聽到這兒,或許就退卻了,但有著大毅力的陳夢廬卻不這么想。
雖然一位大宗師學習百來種土語很蠢,但收益也是驚人的,因為幻夢空間的存在,他能幻化出替其授課的靈體。
可這幻化的靈體,還是脫胎于他的本體,換言之,如果他不會土語,他也沒有辦法幻化出一個懂得土語的靈體來。
即便是通過幻夢傳導信息的方式,也不過是雞同鴨講,因為那些個年輕土人根本聽不懂官話。
而讓他們重新學官話需要多久,學完官話之后再要開始學習專門的武道語音,進行二次轉化,這樣一輪下來,還能剩下多少學習激情。
還不如他自己學習土語,讓四御靈印變成他們最熟悉的語言進行傳播來得方便快捷呢。
而且擁有幻夢空間的他還有特別的學習方式,便是利用幻靈同時學習數門土語,這樣一來最多三五年功夫,他便能將整座岷山的土語和文字全部掌握。
在重建四御靈界的宏愿之前,學習語言需要花費的時間,反倒是成了一種另類的試煉。
所以來到岷山的陳夢廬足不出戶,開始了自己的學習。
永遠不要去打擾一個認真學習的大宗師,那些自以為隱蔽的風媒和武者應該給后人打了個很好的樣。
可后來者卻還是沒有吸取教訓,絡繹不絕的犯禁者全都成了農夫和礦工。
畢竟神國中的土人也是要吃飯的嘛,這么喜歡探秘的話,就留著做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