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憶了剛剛身體被情緒影響的過程,虛空宗師的心情有些激蕩。
因為他覺得自己,很可能已經摸到了那個張開門庭的封王路。
這靈犀頓悟來得太過兇猛,甚至來不及收回星域查看失去意識的伊祁天龍,唐羅便直接盤膝坐在虛空中,開始驗證自己的猜測。
人的一生都在找尋生命的意義,但絕大多數時候,卻連自己都沒有找到。
我是誰?
這個問題大概是修行界中最有爭議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我”是自性,是那個剔除所有雜念后,沉下心來聽到的聲音。
有人說“我”是過去,是以往所有境遇同思索的結集。
有人說“我”是身體,是歲月磨礪,風霜雨雪浸潤過的痕跡。
有人說“我”是自我意識,是那個看待事物獨一無二的視角。
從武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些說法全都對,但都不夠全面,起碼以上任意一項,都無法代表完整的“我”。
連本身都找不到,又改怎么前往身魂合一的那步呢?
唐羅的封王路就被死死卡在這兒,因為他找不到將身體塞入身魂的辦法,也找不到打碎身魂融入身體的辦法,一度僵持在這兒。
可剛剛伊祁天龍凝聚的那顆包含負面情緒的靈珠,卻給他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既然神魂已經可以容納識海,為什么蛻身還那樣重要呢,明明哪怕肢體被轟碎,也能按照神魂的記憶重塑,為什么神魂還是無法脫離肉身獨立存在呢?
曾經唐羅以為,這是還沒有抵達王境的掣肘,可現在想想,這種說法未免有些太過簡單了。
如果仔細自我審視的話,就會發現兇境時凝結的神魂在無比強大的同時,也是有很大缺陷的。
這個缺陷就是,神魂更像一個獨立于身體的觀察者,而不像是感受者,體驗者。
就像是個剝離所有情緒后的絕對理智,這種東西用來戰斗自然是沒有一點兒缺陷,但其他方面呢。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這所有構建世界美好的體驗,在神魂這兒都是空。
或許在佛家看來這無疑是萬事皆空的佐證,可在唐羅看來,如果失去這些所有美好的體驗,人和石頭又有什么分別。
一個失去所有感受體驗的君王,真的是一條正確的王境道路么。
如果是正確的,那么王弗靈的法身為何會因為王禪重傷而心痛,安玉樹的法身為何會因為轟天劍鳴而畏懼?
以往潛藏心底的疑問此時有了答案。
所謂神魂合一的法門,就是將身體對這世界的感受,全部寫入神魂。
換做通俗的話將,就是將人體的所有神經元全都轉移到神魂里頭,到了那個時候,理智和感受并存的神魂,才能稱作是“超我”。
而超越了自身——既是人間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