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在哪里?
佛在太陰星上。
幾乎是在蒼嵐大神官出面調停時,烏浩神座本尊就已抵達灤州神殿了。
當即便猶豫都沒有,化作兩道沖天亮光,直朝太陰略去。
王者功體,萬靈借力,對于宗師而言尚有些遙遠的距離,對于兩位武道君王而言,只能算是短途旅行。
唐羅自然還是老一套,以神瞳開辟一條直抵太陰真空通道,速度快的令人咋舌。
而烏浩神君化作玄霆的靈遁亦是不慢。
圍繞著西賀這方中土大陸盤旋的太陰星亙古長存,斑駁荒涼的堅壁同動則方圓數里的深坑,訴說著沒有蒼天保護的星體,在虛空中究竟有多么弱勢。
這不是烏浩神君第一次踏上太陰,但這一次他的心情卻是截然不同。
“怎么樣,以神君的王念強度,能夠造出覆蓋整座太陰星的天幕么?”
看到站在隕石坑邊的烏浩神君有些失神,唐羅支起一道氣罩開口問道。
“恐怕有些困難。”
開口事事易,著手處處難。
事情只有真正在做的人才知道難處,那些霧里看花,井中望月的旁觀者,說起來或許頭頭是道,但做起來就一塌糊涂。
所謂眼高手低,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雖然唐羅的計劃給的十分完整,但烏浩剛踏上太陰星,就面臨了成就蒼天的第一處困難。
以他的王念強度和對于規則的造詣,想要創造并維持覆蓋太陰星的天幕不難,同無盡虛空的暗晦能量對抗也不難,抵擋那些不知何時,不知會有多少數量的隕石襲擊也不難。
但要將這幾件事同時做到,并毫不間斷的維持下去,就有些難了。
“蒼天之道,剛與健為基本要義,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天,二是地。
天地交融,則萬物生發。然蒼生皆有其道,草木枯榮亦得春秋一度,可本君王念法則成就太陰之天,恐怕最多維持三載枯榮,或就崩卒。”
烏浩神君也是個聰明人,晃完一圈便發現了問題。
但他沒有怪唐羅的意思,畢竟能夠影響一州的王念已經強的很恐怖了,誰能想到會有成就蒼天的活計。
之前看來浩瀚無邊的偉力碰上真正浩瀚的太陰,就有些相形見絀了:“或許院長還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不懂就問,沒什么丟人了,創圣天地本就是條前無古人的路,碰見困難更是意料中的事,所以烏浩想也沒想,就開口朝這條路上的唯一同行者提問。
原本是想大家互商量出個解決方法,卻沒想到唐羅心中早有腹案。
“王念不夠,區域來湊么,雖然神君最終的目標是成就籠罩太陰全星的天道,但誰也沒說一開始的天地,就得有那么廣大啊!”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唐羅:“我們可以一開始先成就一片小一點的天幕,畢竟不論是改造太陰地貌,抵御虛空暗晦能量,還是防御不知道啥時候落下的星巖,都是牽扯心力的事情,神君得留著足夠氣力。所以一開始成就的天幕,最好控制在王念游刃有余的程度,神君覺得,以我們腳下這大坑為中心,先成就一片方圓百里的天地,有問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