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依附在呂武家族的群體,以西方的說法,就是騎士之類的人。
呂武一聽有些武士連武器都沒有,怎么都覺得不靠譜。
他問:“依舊例,需派幾名武士?”
家老再答:“十五。”
呂武腦子里閃現四個大字:沃特法克?!
這樣一說的話,家族連征召需要的武士數量,都不足?
他想問很多問題,卻是忍了下來。
半個月足夠觀察出很多東西了。
這個家族以前咋樣不提,到了呂武這一代明顯還在下滑。
已經得到上級貴族的暗示,老祖母最近憂心忡忡,顯然是在想辦法。
呂武首先想到的是從奴仆中挑選,一想卻覺得有些不太合適。
畢竟,要是奴仆合適的話,老祖母不可能沒想到。
家老猶豫地說道:“主,或可運陶至臨村販。”
呂武知道春秋,但他也就是知道春秋,還知道一些歷史名人,重大歷史事件。
社會習俗、律法、人情往來,包括貴族應該怎么社交之類,一概還需要學習。
從而,他也就不知道想賣東西,不是隨隨便便能去販售。
比如家老提議將陶器運去隔壁村賣,那個村子要是某個貴族的封領,沒有協商為前提算是侵犯到該貴族的權益,有協商則是需要出一些血。
呂武從家老的提議確認了一點,老祖母缺錢,缺到有些沒顧忌的地步了。
而老祖母之所以急需錢,以當前的狀況來看,是需要錢雇傭武士。
有些家族破敗到供養不起武士,他們也就會脫離那個家族,成為無主武士。
同時,一些武士沒有了依附的家族,又失去了自己的一切,會成為流浪武士。
以上兩個類型的武士,他們都很愿意被短期雇傭,有貴族……尤其是大貴族想收留更是求之不得。
得出這個結論之后,呂武還有了新的覺悟。
不是這個年代的貴族……,或者晉國的貴族自覺自律,就是用糊弄形式派出人手的代價會很大。
與家老交談完畢,呂武決定去后宅區。
一個家族的興衰從很多方面能夠看得出來。
春秋時期并不是沒有享受的法子,住什么地方,吃什么東西,有多少名奴仆,等等的很多都能體現出一個家族的實際狀況。
呂武之前沒特別注意家里的大型牲口。
這一次來到后宅區,他很刻意去觀察了一番。
首先,馬廄里的兩匹馬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貨色,并且照顧得不是很好。
牲口圈里的五頭牛,看著倒是很健康,顯然有被悉心照料。
羊卻是只有不到二十只,看不見雞鴨成群。
呂武還特別數了數后宅區干活的奴仆,老老少少加起來的人數十八名。
他像是閑逛似得將所有住宅區逛了一遍,統計下來的奴仆,攏共有二十六名。
剛穿越過來那會,他還納悶自己怎么都是個貴族,咋就沒個暖床的妹子,睡覺、起床、梳洗、吃飯……反正都沒人服侍,顯得一點都不貴族。
而知道一些事情之后再去觀察,結論就會非常明顯。
用來作為勞動力的牛被細心照顧,馬卻是那個模樣。
堂堂的家主,小貴族也是貴族,卻沒有專門伺候著的奴仆。
一切無不說明這個家族真的破敗了。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