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母深深地看了一眼呂武,問清楚要干什么,說:“可。”
以為這樣就能出門了?
當前時代的大多數區域都是無人區,野外各種猛獸,導致村莊都要費很大的工夫圍起一道籬笆墻,防止野獸進入村莊。
除非是對自己的武力有信心,也就是在野外碰上了野獸能應付或是逃跑,不然孤身一人出門,很大概率就回不去了。
不止是各種野獸,需要小心的還有毒蟲、蛇等毒物和野人。
這個野人指的是不住在村莊、城市里的那些人,他們頭上沒領主、不交稅、不遵從領主法或國法。
貴族可以任意地殺死或俘虜野人。
野人的膽子足夠也能干搶劫、殺人等等的事情,并且很喜歡對落單的人下手。
因為種種因素,呂武只是要出門而已,八名武士被召集了過來,村落里也喊來了三十名年輕力壯的屬民,組成了一支包括他和家老在內,一共四十人的隊伍。
呂武不會騎馬,再來兩匹本來被用作拉戰車的馬,瘦得不成樣子,也沒法騎。
八名武士果然只有三人有金屬武器,但他們并沒有防具;剩下的五個則是手持棍棒。
屬民干脆就是兩手空空。
呂武看到家老親自背著一個沉沉的獸皮袋,聽到里面金屬磕碰的“嘩啦”聲響,示意家老將獸皮袋交給自己。
既然是進城,哪怕呂武只是想去打幾口鍋,肯定是要花錢;家老不是太笨的話,也該趁著這個機會,將需要買的東西給買了。
而只看見一輛空蕩蕩的牛車,純粹是呂家沒什么好賣。
屬民想賣東西,也不敢在擔負保護領主時,攜帶過去賣。
呂武將手伸進獸皮袋,掏出了兩枚制錢。
春秋的貨幣并沒有形成統一款式,晉國的貨幣是一種鏟的形狀。
它是一種空首布形似農具鏟,體大而厚,首部較長,幾乎為布身的二分之一;首有方形銎,可以納柄;皆聳肩,尖足,襠部有圓形和方形兩種,襠又可分為大弧襠和淺襠兩種;布身多有三條凸出的垂直紋,為農具鏟面與鏟首加固而制作的加強筋之遺痕。
呂武在鏟幣上看到了字,能辨認出字體是大篆,只是看不懂代表什么意思。
一路之上,哪怕是沿著道路行走,依然能夠道路兩旁不遠看到時不時出現的各種動物。
大多數是無害性質的兔子、雉、獾、鹿、……等等。
偶爾能看到老虎。
成群結隊的狼群最為危險,但他們沒碰到。
老虎、豹子,乃至于熊,看到都不稀奇。
呂武在經過一個路段時,甚至看到了象群!
這一點并不奇怪,春秋時期的中原真的有大象,還都是野生象。
從清晨開始出發,直至日頭有些偏西,中途驅散了突然冒出來的一頭老虎,他們來到了呂城。
這是一座有著夯土城墻的城市。
從遠處看去,城墻并不顯得筆直,大體上是一種不規則形狀的四方形,并且看著并不大。
城墻高度約四米,看不出有多大的寬度,沒有建造城樓,但一定有城門。
家老繳納了入城的費用。
呂武看到交了兩枚鏟幣,心想:“要有入城費,兩枚的鏟幣的購買力怎么樣,便宜還是貴?”
他不知道的是,老家只是繳納自己和他、武士該出的入城費,屬民并沒有算在其內。
而會這樣,純粹是屬民按照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不被算是人,至少不是自由的人。
所以,這是一個連繳稅都需要資格的時代。
屬民不販售物品可以免稅進去,卻是走身份低下專屬的門洞;他們要是買東西再出來,可就要交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