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這一邊陣型比較嚴謹,有針對性地讓開空隙,誘使沖得太猛的秦軍沖得更猛一些,再完成合圍進行殲滅。
而因為晉軍弓箭手占了出戰部隊五分之一的關系,總是能用遠程箭雨阻隔秦軍的互相靠攏,圍殺的效率也不是一般的快。
開打之后,不到兩刻鐘(半小時)的樣子?
秦軍已經完全沒什么陣型可言,他們頂著晉軍弓箭手帶來的傷亡,非常賣命地著突擊,隨后突得太猛的那一部分被吃掉。
晉軍打起來則是有那么點不緊不緩,過于重視陣型的關系,看上去戰術甚至有些死板。
當然了,列國針對晉軍作戰的死板創造了一個詞,叫好整以暇。
秦軍在反反復復的突擊過程中,領軍的史顆突然發現周圍已經沒有多少自己人,又看到一張張對自己虎視眈眈的臉龐,心里有些慌了。
當前年代還不是秦國制霸的歲月,秦軍更不是那一支能橫掃六國的秦軍。
現在的秦國只是西北部一個被看不起,卻又在努力和無所不用其極,想獲得國際地位的國家。
呂武打著打著發現自己這個“卒”包圍了一輛有旗幟的敵軍戰車,再看清楚車上的人是誰,下令進行合圍。
一直努力跟緊呂武的宋彬,他很大聲不斷喊著什么,只是戰場上的吵雜聲太多,被掩蓋了下去。
宋彬察覺到呂武想干什么,沒來得及有什么建議,看到了士兵改武器為戰斧,還看到己方的另一個“兩”的士兵也手握短矛。
他大聲的喊叫聲中,該擲斧和投矛的士兵已經完成自己的動作。
只見,大批身穿雜色的秦軍士兵被淹沒在戰斧和投矛之中,慘叫聲響成了一片,遍地躺滿了死尸與傷患。
呂武在興奮地喊著叫著。
原密、師翰、峭品也是相同的舉動。
他們都知道自己撈到大魚了,作為“兩司馬”的三個小貴族,他們頻頻地看向自己的“卒長”呂武,不斷用眼神慫恿:上啊,弄死,或是俘虜啊!
呂武當然想那么干了,卻是聽到了宋彬急切地在喊自己,有些不明所以地看過去。
宋彬不斷用眼神示意。
呂武順著宋彬示意的方向看過去。
那邊程滑已經在靠近,平時一張總是木木的表情,換上了喜笑顏開。
其實,呂武哪知道在春秋,真不是想俘虜誰就能俘虜。
戰場上,假裝不知道對方是誰,干掉也就干掉了。
可是進行俘虜的話,春秋需要的是盡可能的身份對等。
簡單的說,春秋時代自有規矩存在。
小兵沒資格去俘虜敵方貴族;小貴族就算能俘虜敵方大貴族,也要先去問問敵方大貴族愿不愿意被自己俘虜;對待國君的話,不管是小貴族和大貴族,都沒資格去俘虜。
宋彬在做的就是提醒自家領主別犯渾,老老實實包圍秦軍出戰主將,等程滑過來完成俘虜的程序。
而反應過來的呂武,他搞懂情況后,能做的就只能在心里破罵:尼瑪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