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甲士有嚴格的定義,不是穿上木甲、藤甲、皮甲,或其余什么甲就算是甲士,需要身穿辰配套的金屬鎧甲。
當前的年代,金屬鎧甲一般的主要材料是青銅。
也就是將青銅鍛打成片,再使用各種手段與皮革結合,成為一件青銅甲。
因為材料限制的因素,呂武無法打造出更多的鐵甲,甚至連武器也停止了生產。
他需要將有限的材料,用在急需的農務工具制作上。
那二十名甲士全是來自魏氏,他們都是魏氏精心培養起來的武士。
僅是這二十名甲士,足夠保衛老呂家嫡系族人的平安十五年。
春秋時期的甲士還是稀有的。
即便是大貴族動輒能拉出一萬多的部隊,甲士的數量也不可能太多,能有個幾百就會顯得很富了。
呂武這邊是受限于材料的制約,并不是沒有掌握相關技術。
其余的大貴族,他們則是相反。
懂得去制作金屬甲其實也存在區別,晉國在甲胄打造技術上,暫時取得領先的是魏氏。
這個區別是對材料的節省,以及制造速度,防御力保證方面。
甚至,保養也是一個考驗。
這個就需要大批專業的匠人,偏偏培養匠人非常困難,消耗也極大。
一系列的忙碌中,某天呂武看到了變得又黑又瘦的卓,才想起來自己有一個多月沒見到這位老家臣了。
卓的能力有限,老呂家的家臣增多之后,他很自覺地退出了地位上的競爭,向呂武討了個巡弋領地的使命,一個多月來就在老呂家的領地內巡查。
“主。”卓從麻袋里面掏出了一塊黑乎乎的石頭,隨后又拿出了另外幾塊看上沒特點的石頭,周邊沒人也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煤、鐵、金(銅)。”
霍太山有煤已經被呂武派人探出來。
畢竟,露天煤就是漫山遍野的黑乎乎,很好找的。
可是鐵礦和銅礦的特征不那么明顯,卓是怎么找到的?
呂武并不知道一點。
霍太山(太岳山)不但是一個遍布煤炭的地方,鐵礦的儲存量也是相當大,甚至還有著很豐富的其余資源。
其余的礦類,目前就算找到了也不懂怎么去利用。
除了煤、鐵和銅之外,其實還有幾處儲藏量還可以的銀礦。
呂武很慎重地拿起了鐵礦石,結果……看不懂有什么特征。
他其實撿到寶了。
封地內的山區占了一半,卻是涵蓋了煤炭區與富鐵礦區,并且不是露天,就是埋得不那么深的地下!
“主。”卓顯然還沒顯擺完,咧嘴笑著說:“其山有原,可放牧;山中有谷,雨量豐沛,可種桑、麻。”
其余的就更不用多說,像是山林間的樹木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呂武突然間覺得是老呂家虧待了卓。
明明就是一個善于尋找并定位發展需要的人才,老呂家以前的封領偏偏那么小,無法讓卓的才能得到施展。
封地內有銅礦,呂武會進行消息封鎖。
不是為了吞占,只是不希望國君派來團隊開采,免得領地內多了外人。
在得知自己的封地里有鐵礦之后,呂武就需要好好地規劃一下,思考怎么培養出更多的鐵匠,將冶煉配套設施搞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