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春秋講的是在其位謀其職。
有點家底的貴族,誰沒幾個家臣?
貴族可以是個招牌,有能干的家臣就夠了。
可是家臣只是代行權力,得失都算是貴族的。
知人善用也是作為領導者的一種能力。
所以了,誰當了頭頭,哪怕沒干什么,勝利了就接受榮耀,失敗了也要承擔戰敗的責任。
越來越像個春秋人的呂武,他才不會因為齊溫對韓無忌的恭維感到不忿,甚至情緒上都沒什么波動。
韓無忌用親熱的眼神看向呂武,附和道:“武為‘尉’,盡聽便是。”
這是一個有逼數的貴族子弟,自己不懂就沒張嘴瞎嗶嗶。
他都有逼數到決定計算收獲的時候,將自己的那份分出來給呂武。
好的名聲我笑納了。
實際的好處你來獲得。
簡直完美!
呂武需要干的事情挺多。
安排士兵和輔兵的駐扎和警戒任務。
聽取關乎傷亡的匯報。
他們攻下了一個戎人部落,己方的傷亡可以忽略不計。
人一個沒死,傷了近百。
對于這點,韓無忌可是私下里拍了呂武一大通的馬屁。
連帶齊溫又是拿這次突襲對趙武進行了諄諄教導。
其實,它們這邊參與戰斗的都是武士。
一千多武士對一個有效戰斗力不到三百的戎人部落發起突然襲擊,對付的是一幫武器不行又驚慌失措的“原始人”,傷亡大了才是不正常。
有組織欺負沒組織,勝利是必然的。
要是雙方擺開陣勢交戰,自然不可能出現零死亡。
不過,以之前的例子,晉軍出兵與胡人交戰,雙方戰損也比較夸張就是了。
呂武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包括統計這一次行動獲得了些什么東西。
他在歸納戰果的時候,感到有些意外。
按照印象,胡人不都該是養馬牧羊的嗎?
這個戎人部落卻是沒多少馬和羊,牛的數量最多。
他們俘虜了男女老少總計七百二十二,其中包括了部落首領一家子;馬繳獲了二百三十七匹,能立即拿來用的有七十七匹;羊的總數八百余只;牛卻是多達兩千多頭。
其余像是各種皮革,裝能裝三十多車,其中以牛皮最多。
呂武在清點戰利品的時候,訝異地發現還有幾個帳篷內堆得滿滿的羊毛。
話說,戎人已經搞出了對羊毛的利用了嗎?
不然的話,專門囤積起來干什么?
這個戎人部落還有一批植物類的糧食,以糜子的數量最多。
而戎人的武器?
他看著那些木棍、木叉和骨棒,還有數量最多的各種弓,少不了有箭鏃和沒箭鏃的矢。
有些木棍上就是綁著尖銳的石頭或骨頭,就成了一桿不是矛的矛了。
更多只是將木棍削尖。
棒則是一些鈍器。
講真話,對上了至少會穿木甲的晉國武士,木棒和骨棒的殺傷力會更強一些。
第一次行動近乎于完美,不但讓參與行動的人喜笑顏開,也給呂武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只是,他很清楚一點,要是不占突然襲擊的優勢,并不會這么順利。
現在需要思考的是,他們怎么把這種突然性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