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呂武的描述,程滑的臉色越來越發木,其余的幾名旅帥臉色則是很不好看。
說白了,他們真的不是要到一處曠闊無邊的平原上尋找敵人,地形方面與晉國國內的區別并不是太大,有區別的是他們不熟悉這里。
山體密集的區域非常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就能證明韓厥為什么會拆分兵力,又吩咐那些“帥”說還能再次進一步拆分部隊。
因為對地形不熟悉,程滑需要等派出去偵查的人手回來,才能下達新的命令。
一個“師”的戰兵再加上輔兵,將近兩萬人,擠在距離大河二十里多處,有些營地都需要駐扎在小山坡上。
這樣一待就是四天。
程滑歸納了偵查人手的情報,包括地形的描述,以及發現的一些狄人部落棲息地。
他再一次召集五名旅帥,簡單地介紹情況,用著木木的表情說道:“此間三十里狄人甚寡,多為老弱婦孺。”
其余的旅帥露出了喜色,呂武卻是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有發現部落,可是里面的青壯不多?
這就只有一個解釋!
他們的青壯被集中起來,可能是早已經開拔前往某處,也不排除藏在附近的哪里。
黃召難掩興奮地說:“此為胡,非列國也!”
那是不是不用宣戰,趁著他們內部空虛,進去殺一圈、燒一把、劫一波?
程滑依然是那種木木的表情,用眼睛掃視眾人,特別留意呂武是個什么表情。
楊度問道:“三十里內無敵蹤?”
這個很不對勁。
白翟不是響應了秦國的邀請,跟晉國已經實際上出于交戰狀態了嗎?
大河分東岸和西岸。
東岸不屬于晉國的疆域范圍,已經開戰了卻還有狄人部落沒有撤走,偏偏都還是老弱婦孺。
這樣一來的話,那些部落的青壯去了哪里?
要是被帶走了,剩下老弱婦孺的部落不遷徙走,是看不起晉國,以為晉軍不敢渡過攻擊咯???
程滑這不是拿不準,才沒有立刻下達進攻的命令么!
呂武其實很傾向于直接發起攻擊。
派出去的斥候,他們三十里內沒有找到狄人的大股部隊。
雖然這邊的地形是很復雜,可是人數一旦多到一定的程度,可不是幾個人往山林里一躲那么簡單。
這年頭列國都沒什么兵法大家,指望一群還在原始社會狀態下的出一個?
掃除軍隊行軍痕跡這種事情,就是到了戰國時期,懂的將領都不多!
斥候疏忽了沒發現狄人大股部隊的行動痕跡?他們不至于不專業到這份上。
另外,狄人還能長時間不生火造飯?
程滑看向呂武,問道:“以為如何?”
這一下,其余的四名旅帥,他們的視線都是移動到呂武身上,內心里也感到了驚奇。
華夏文化圈是講究虛心納諫,關鍵上位者通常拉不下那臉。
他們對程滑的印象比較固定,覺得是一個話不多又憨憨的人,沒想到程滑會在下屬都在時,直接詢問其中一名下屬的意見。
呂武行禮,說道:“可攻。”
程滑點頭,很直接地下令。
幾個“旅”分好了作戰區域,約定了遭遇意外該燃燒什么樣的狼煙,出發之后回來的時限,該在哪里進行會合。
作為“帥”的程滑,他則是帶著其中一個完全由自家武士組成的“旅”,決定就留在原地作為后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