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輛巢車上。
智罃很是不滿意地說:“戰車既已殺入,步兵為何遲遲不前。”
韓厥沒說話,他也在納悶程滑到底是怎么指揮,都達成突破了,又讓敵軍大股人馬完成推進舉動,導致己方步兵被堵住。
“咦?”智罃看到了什么,詫異地說:“盾兵如此之多?”
韓厥早就發現,只是沒將心里的疑惑講出來罷了。
其實,白翟擺在正面的部隊數量最多,并且也投入了所有的戰車。
程滑這個“師”的七千五百士兵,撞上的是超過自己三倍的敵軍,他采取了呂武的建議,先用戰車進去絞一陣,步兵則是結陣往前緩緩推進。
而目前,包括呂武所在的這一輛戰車,只要是還能動彈都開始在往兩翼移動,是直接撤退到出發點,還是繼續橫沖直撞,看戰場的即時態勢。
正在推進的士兵,他們又重新布好了陣型。
前方就是盾墻,而盾墻里面伸出了一桿桿鋒利的長矛;后方則是有韓氏弓箭手,分成了幾個梯次在不斷進行射箭。
“陰氏此法甚妙,我等只需射箭即可。”
“正是如此。”
“箭矢有缺,快快命人補來。”
“諾!”
總得來說,韓氏的弓箭手覺得這一次出戰很舒心,只需要安安穩穩地射箭,完全不用擔心有敵人會沖過來。
事實上,打著打著之后,包括老呂家在內的部隊,他們相續組成了盾墻,又將“輸出”交給了韓氏弓箭手,漸漸戰場上也就出現了不少的“冖”字陣型。
有盾墻,還有厚厚的近戰步兵陣列,哪怕有敵人沖到“冖”字附近,他們也要迎接投擲出去的武器。
老呂家投擲的不是戰斧就是標槍,能做到將零散沖過來的敵兵全部干翻,根本不會讓他們有機會攀爬盾墻。
這種戰法不止韓氏弓箭手滿意,其實來自各個家族的貴族和武士都感到非常滿意。
命是自己的,能不死當然不想死。
可以用輕微的死傷,去大量地殺死殺傷敵軍,誰會不感到心情愉悅?
程滑沒有沖鋒,他的戰車一直在步兵方陣中,一張臉又是那種木木的表情。
他想道:“無甚死傷,殲敵超過三千?”
絕大部分的狄人都是死在箭雨覆蓋下,僅有少部分是在與晉軍的短兵相接中死去。
程滑心想:“此法之中,可見魏氏用兵之術。陰武子得魏氏教導?”
其實沒那么一回事。
呂武可以帶兵出戰,稍有死傷都是自己家的,肯定是要選更穩妥的方式來打。
沒有時間讓程滑多想了,他看到敵軍有退縮的意圖,拔出戰劍高聲喊道:“消滅敵軍正當其時,全軍——出擊!”
那桿“帥”旗反復發出信號。
隨行的戰鼓立刻被敲出了發起沖鋒的鼓聲。
剎那間,不知道多少個“冖”陣裂開,里面沖出了大批的長矛兵和戰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