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觀察,他發現呂武好像什么都會,并且能干得令人無可挑剔,納悶呂武怎么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
只不過,他發現呂武越能干就越開心,每每想到呂武已經答應幫忙,心里只有喜滋滋。
“陰武方為‘大夫’便出征在外……”智罃精神力有些不集中,想什么說什么,道:“封邑豈不耽誤?”
韓厥不茍言笑,卻有一雙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一看智罃的表情,再聽講的那些話,哪能猜不出智罃在想什么。
他都不吐槽智罃明知道呂武需要建設自己的封地,還開口讓呂武過去幫忙的事情了,說道:“若有余力,可使之。”
你特么要指使呂武,好歹給些好處啊!
智罃點頭,說道:“陰武缺糧,我已應承派人運去。或可再遣農夫,助陰武開墾荒地。”
韓厥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覺得智罃太無恥了。
先賣糧食,再派農夫過去吃。
這是人干的事情嗎?
到了雨季,出征在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軍團的老大和老二每天聚一聚,一邊聊一邊喝著小酒。
其余貴族其實也是一個鳥樣,找熟悉的人窩在一間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喝著小酒吹著牛逼。
他們除了聊一聊征戰的事情,要么是吹噓自己的家鄉新鮮事物,只剩下聊呂武這個能干的人了。
而呂武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現自己需要負責的公務越來越多。
連帶的,老呂家的一些人,只要不是腦子太笨,基本上也成了大忙人。
“我尋思著有些不對啊?”呂武在批復后勤物資調度,一邊想道:“我的人設不是猛將兄嗎?什么時候又成了文職???”
這又有多稀奇。
能文能武是這個時代貴族必須要有的素養。
也就是上了戰場要有砍人的實力,不是出征狀態還有治理封地的才能。
要不然,怎么完成納賦的同時,為自己博取到前程。
想要納賦,沒點家底又不行,肯定是要將封地建設好。
“武,此些牛羊近日宰殺?”韓起就坐在呂武旁邊不遠處的地方,一邊埋首在案幾上,一邊說道:“又取姜,何處取?”
韓起跟在呂武身邊做事已經有一個多月。
韓厥這是讓韓起跟呂武學做事。
不止韓厥,智罃以及另外一些貴族,能塞人給呂武,不會錯過這個學習的機會。
以至于呂武的手下突然有些多,還是來自各個貴族的嫡系族人。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駐扎在“交剛”城內的“中軍”一些貴族,他們在全程見證營地從無到有,被建設得那么漂亮不說,還顯得井然有條,窺知是由呂武來主導完成,都想讓自己的子侄過來跟著呂武學一學。
呂武并沒有覺得煩躁,他很珍惜這一次建立人脈的機會。
只是吧,該教的會教,不該教的肯定藏著咯。
呂武奇怪地看了韓起一眼,說道:“自是何處有,何處取。”
姜的原產地就在華夏,山野找一找肯定能找到。
當然,野生姜最多的是在山東,其余區域的數量有多少就看緣分了。
“天氣驟變不定,冰雪融化連下雨,寒氣過甚。”呂武現在管后勤,有多少人生病能拿到數據,說道:“姜能去寒氣,喝一喝準沒錯。”
很多時候呂武不打算裝了,每次小心翼翼構思該說什么話,真的累。
韓起當然知道姜能去寒氣,只是大規模地收集來煮姜湯,沒有統兵將領這么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