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耗時日久的準備,十幾萬人在風雪之下苦熬了一個冬天,沒有取得什么收獲,然后國君宣布這一次他們贏了。
這并不是晉國貴族和武士需要的勝利,他們更希望能夠殺個淋漓暢快,再用手中的武器去取得收獲。
軍隊離開“交剛”開始向南行軍。
本來以為有一場硬仗要打,士氣已經被鼓動起來的軍隊,得知秦國服軟撤軍,自己大虧特虧又要南下去鄭國,士氣泄了個干干凈凈。
“此類征戰再有三兩次,我等便要乞討了。”霍遷就是控制不住向抱怨,說道:“所幸自白翟處略有收獲,否則……”
說到這個,他們必須感謝韓厥。
前往白翟領地,攻擊白翟聯軍后勤部隊,他們獲得戰利品幸好沒交給國君,韓厥又在后面按照成例下發。
有了那些戰利品,他們的出征才算有收獲,不然就只有付出而沒有獲得。
像霍遷的家族,他們要是出征沒有取得收獲,有個兩三次真會破產。
類似于霍遷家族的貴族數量不少,他們經不起一再的虧本,很快就會納不起賦。
一旦無力納賦,他們就該被削減封地,久而久之不是會失去貴族的身份,就會被其他家族所吞并。
軍隊在向南行軍。
他們先進入了“霍”地。
一些出身“霍”地的貴族,他們將不需要攜帶的物資派人送回家,又從家里調度了需要的物資帶過來。
過了“霍”地就是“呂”地,呂武知道軍隊不會經過“陰”地。
他一樣派人將不需要的物資送回去,同樣從家里調來了新一批的物資。
總的來說,戰利品被國君侵吞了三分之二,該次出征老呂家還是賺了。
衛睿帶兩千多俘虜和四百余匹馬、三百多頭牛、近萬只羊,以及眾多皮革之類的東西回去。
他會待在“陰”地履行自己的責任。
虞顯則是會帶著武士、屬民和物資過來與呂武進行會合。
作為第一家臣,虞顯不能老是不參與出征。
這年頭,不能打仗的人,尤其是貴族或家臣,價值通常不會高,也就是注定不會得到重視。
呂武調來虞顯,只是不希望家族內部出現齷蹉。
畢竟,作為第一家臣卻從沒外出征戰,有再多的理由也是說不過去的。
行軍很枯燥。
貴族在趕路時乘坐戰車,受著沒完沒了的顛簸。
武士和屬民則是徒步趕路。
一路上看來看去就是那些風景。
青山綠水什么的?現在到處這樣的景色。
要是途經“邦”或是“郭”,少不了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想象家里人現在都在干什么,有沒有餓肚子,是不是身體健康。
他們過了汾水進入“楊”地,幾乎是擦著“陰”地的邊再進入“翼”地。
這邊是智氏的封地。
“此處往東百里,便是我的封地。”黃召臉色有些陰霾,滿肚子的不痛快,說道:“‘少水’之邊,吾之故鄉,有草有魚,有沁有壤……”
呂武聽著黃召在哼小調,全文沒有過于華麗的辭藻,只不過一樣是駢四儷六的短句。
他們已經出征超過半年,還錯過了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