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一名家臣都會在比較近的地方。
比如,卓大部分時間是在山里,梁興則是會去周邊的貴族那邊吃喝玩樂。
另外的家臣,他們有需要負責的事項,不可能終日無所事事在家等待召喚。
這樣一來,呂武發出了召集,等了十來天,家臣才算到齊。
在這十來天的時間里,呂武有空就在山下山上來回跑,監督索道的建設。
他當然知道索道用鋼繩最好。
問題是初級鋼的產量少得可憐,用來打造精品武器裝備都不夠用,哪來多余的初級鋼用作制造繩索。
另外,拉絲研究了那么久,還是沒有研究出來。
初級鋼的產量足夠,沒掌握拉絲技術也沒法造。
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呂武有點回過神來。
原來他還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
索道即便是建起來,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的測試期。
能有多少承重,一點一點地進行試驗。
使用壽命之類,更需要花時間驗證。
唯一一點不需要費腦子的方面,只有保證索道下方的凈空,也就是不能有人活動。
在建設索道時,絞盤被應用起來。
絞盤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只缺“靈光一閃”的創意,技術含量其實并不高。
在決定利用水力之后,呂武已經將絞盤制作了出來,早就投入了使用。
老呂家正在研究怎么讓絞盤小型化,一旦獲得成功,必定會進一步改變非常多的東西。
家臣匯聚回來,開會的地點依然放在半山腰的莊園。
之前,呂武已經看過相關的數據。
他走的這四個月,老呂家又開墾了不少耕地,使總耕地達到十六萬畝。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十六萬畝當然養不活老呂家的全部人。
目前年頭,一戶人至少需要三十畝的田,才能堪堪達到需要。
而一家之口至少四個人,多的甚至十來人。
家庭成員多,需要的耕田就越多。
老呂家現在算上奴隸,人口已經超過八萬。
至于是八萬多少,一時間很難算得清楚。
將人集中起來,排隊一個又一個走過去的統計方式?
數倒是數得過來,可并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操辦。
首先怎么進行集中是個難題。
集中起來之后的秩序保障是另外的難題。
那些不能動彈的又怎么算?
停下勞作,造成的損失是多大。
真的那么簡單,不要以為古人就是蠢,早那么干了;現代進行人口普查,不用挨家挨戶地去統計。
呂武在會議上先提到可以將耕作區擴散出去。
也就是,老呂家的實力夠了,不用再將人口集中在一個區域,是時候建立更多的農莊,將土地更大限度的利用起來。
虞顯早就在等著這一天,拿出了自己做好的規劃。
呂武看后覺得沒有問題。
虞顯接下來就要去根據那些規劃進行建設,他做出保證,只要不發生勞動力被大量抽調的事情,來年老呂家的耕地將會超過三十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