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倒是能從一些層次看出一些年代感。
事實上,每一個地方都會出現覆蓋層次。
例如,某個地方曾經是河床,一旦被覆蓋起來,重新挖下去,深處的泥土跟淺層是不一樣的。
要是挖開某座山,能更清晰地看到土質的層次感。
跟挖水井的原理一樣,挖下水道最麻煩的是一旦深挖就會澀出水。
盡管澀水麻煩,沒挖到地下河就算運氣好。
經過半個月的作業,呂武發現自己的預估好像出現了錯誤?
不是慢了,是進度遠比想象中要快。
這個是因為呂武“發明”了太多的工具,并且這些工具是生鐵制品。
人類的進步有什么標準嗎?
肯定有的。
使用什么樣的工具,就是一再得到進步的證明。
想要提高生產力,工具的作用尤其關鍵!
呂武還會抽出時間研究煤炭。
他需要按照記憶里的一些片段進行試驗。
有那么一批人被安排挑出拳頭大小的煤炭石。
純粹的人工作業效率慢又耗費太多的人力,呂武后來提供創意,由匠人去進行完成。
不是什么太高精專的玩意,就是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篩子,用以甄選煤炭。
今天,呂武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取證。
拳頭大小的煤炭石,它們被放置進入流水中不斷沖洗,表面看著很難看出什么變化。
因為這個作業,新的問題出現了!
洗煤將會產生大量的污水,一旦隨意排放的話,地球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污染就將發生。
呂武緊急叫停了作業。
他至少懂得一部分的環保,命人用磚塊建造了儲存污水的水池,采用了逐漸過濾的方式,逐層地過濾雜質。
然后,他發現逐層過濾對洗煤廢水壓根就不管用,里面較重的顆粒或許會沉淀,可是煤泥還有一種懸浮物卻一直浮在水面表層。
那些浮在水面表層的玩意是一種膠體,他嘗試進行靜止沉淀試驗,發現壓根就沒有太大的作用。
倒是那些選煤過后的煤炭,呂武并不懂去除掉了些什么,用作冶煉加工燃料,加工出來的金屬質量竟然出奇的好!
洗煤廢水不能處理。
冶煉金屬的質量卻好?
這樣就很難受了啊!
呂武并不是專業人士,只能大概地搞懂原理。
說白了就是原煤在開采過程中混入了許多雜質,而且煤炭的品質也不同,內在灰分小和內在灰分大的煤混雜在一起。
洗煤就是將原煤中的雜質剔除。
他有來自工業廢水的困擾,卻是無法控制誘惑,經過洗煤流程的煤炭,選擇用來煉鋼。
當然,因為洗煤廢水無法處理的關系,肯定不能大規模搞。
呂武在思考找個什么地方,能用來建立大規模的洗煤基地。
到這一個步驟,他實際上已經解決了老呂家煤炭無法使用的難題,甚至開啟了新的“大門”,只是代價方面有些大。
因為專業不對口的關系,他知道起了作用,但是并不知道經過刻意的挑選以及洗煤后,甄選和加工完成的煤叫“精煤”。
在接下來,呂武會繼續研究洗煤廢水的循環利用,只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課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