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地比“陰”地小很多,勝卻勝在經過魏氏的開發,有著成熟的農耕體系。
當然了,“呂”地的農耕體系有一部分還是呂武幫忙進行規劃,也就是灌溉系統。
老呂家拿河西的封地跟魏氏換了“呂”地,很難說到底誰占了誰的便宜。
呂武在河西的封地為長一百二十里,寬九十七里,只是并沒有進行過開發。
晉國的很多貴族在河西那邊有了新的封地,一些還是拿在晉國腹地的封地跟人換的。
那些搬家去西河的貴族,新一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到來,投入到忙碌的建設中去。
倒是幾個卿位家族,他們因為在晉國有大量可用的舊有封地,對河西那邊的新封地建設并沒有多么迫切。
晉國的“卿”,不是忙著內斗,就是提防被內斗卷進去呢。
哪有心思建設?
呂武得到“呂”地,沒做一個乖寶寶。
他很雞賊地向北拓展了近七十里,向西三十里,分別埋下了屬于老呂家的界碑。
從呂梁山西南角,一直延伸到“箕”的邊界,一條長度約四十里左右的北線,每隔八里就建設了一處據點。、
現在各國邊境線模糊。
諸夏的列國與異族的邊境線就更模糊了,想要獲得又有實力,一直都處在緩速的擴張中。
晉國高層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呂武為晉國擴土了。
關于這一點,呂武一點都不感到驕傲,甚至近期內沒打算上報。
只是這樣一來,本來有點正方形的“呂”地,變成了一種前伸的扇形。
也導致老呂家的地盤,跟郤氏的接壤線條越拉越長。
郤氏在北疆當然也有封地,一部分還是上次滅掉趙氏主宗之后獲得。
跟著享受到趙氏主宗被滅好處的還有很多家,只有祈奚獲得的趙地被晉景公回收并退還給了趙武。
今年剛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
積雪融化時,給予大地帶來了太多的水份,大腳踩踏在土地上,每踩一步都陷進去幾厘米深。
“此處樹木伐清!”角拍著一棵樹的樹干,又指向前面的灌木叢,大聲說:“此類亦如此。”
黑石與騎對視了一眼,恭敬地應命下來。
他們才沒敢說自己就是來放牧的,不是伐木工。
據點是在不久前剛建立,以木頭搭建而成,看上去就是一所窩棚。
積雪融化的季節,時不時會下一場雨。
簡陋的據點能擋風卻遮不了雨,還是緊急到野外弄了茅草弄了屋頂,才不用在屋內也成了落湯雞。
住的地方已經重新修葺完畢,只是還需要多加蓋一些建筑物。
比如建一些儲藏室,免得糧秣跟人混在一間。
角是這個據點的“長”,一再巡視下來得出需要清理視野的結論,帶上工具又喊上二十個輔兵,就過來了。
一個據點駐扎了二十名士兵,每一個戰兵又配了一到兩個輔兵。
他們這個據點攏共有四十五人,需要駐扎長達三個月。
由于是第一批進駐人員,盡管已經有人先過來草草建設了一下,很多事情還是需要依靠他們自己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