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所能了解到的胡人,一般就是棲息在周邊的那些,更遠的胡人,沒有貴族能產生興趣,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解。
呂武在新田時去過一次國家圖書館,想要找到北疆胡人的資料。
他是找到了一些資料,但也僅限于狄人和戎人,記載方面還相當片面和模糊。
大多是一些某年哪一支部落出現,途經了誰家的邊境。
要么就是成為晉國炫耀武功的犧牲品,也就是早被滅了。
如果說是以后,比如秦漢之后的朝代,呂武對有哪些異族會更清楚一些。
當前年代?
不就是因為那些異族不強,是被諸夏吊打的貨色,才導致他們不出名嗎?
秦漢之后的異族之所以出名,恰恰因為他們給諸夏帶來的傷害大!
在呂武的記憶里,那個叫加洛的少年看上去怯懦,不得不使他訝異加洛怎么讓自己的部落留住那么多人。
這些困惑直至一批狄人到來,他們的首領加洛看到呂武,單人匹馬靠近之后,翻身下馬跪地,得到了解釋。
這個叫加洛的家伙,在沒有晉國貴族進行收編時,欺騙了另外的胡人!
“有舊例嗎?”呂武問自己的家臣,說道:“接受胡人的投靠。”
梁興錯愕道:“主與趙孟為姻親啊?”
沒錯,晉國的趙氏就是最明顯的舊例。
時至今日,趙氏都還沒有與那支狄人進行割舍,只是歷經覆滅的趙氏暫時失去了跟那支狄人親戚的聯系。
在歷史上,跟趙氏有親戚關系的這支狄人,他們仗著跟趙氏的關系,能夠隨意在晉國邊境活動,也能與趙氏進行貿易,一再發展壯大。
要是沒有出現偏差的話,等趙氏主宗覆滅,他們也遭到了幾個胡人部落的聯合攻打,實力大大地下降。
這支老趙家的狄人部落,害怕晉國連他們也打,遠躥到北戎的地盤那邊去了。(靠近內蒙古的河北區域)
呂武問的不是趙氏,說道:“除卻趙氏,可有此例?”
幾個家臣一陣面面相覷。
宋彬不解地說:“主為何有此問。”
他們很不理解呂武在顧慮什么。
要不要接受是老呂家自己的事情,關其他家族鳥事。
這里又是呂武作為一個穿越者才能產生的誤區了。
總會下意識地用后世的觀念來進行考慮,莫名地產生不必要的顧慮。
只是呂武這樣,倒是讓家臣感到滿意。
他們知道呂武思想上的天馬行空,對封地的建設以及軍事發展也都懂。
要是家主什么都懂,他們會欣慰也會失落,覺得自己的才能難以尋找到閃光點。
呂武時不時會在一些基礎嘗試上犯迷糊,家臣只往呂武沒接受過正經教育的方向猜測,倒是沒有其余的想法。
現在,呂武在思考一個問題,暗自想道:“這些胡人是多么被看不起啊?”
他都還沒有開出條件,對方就迫不及待,直接來了個納頭就拜。
這種事情要是拿到以后,會成為極少的個例,更多會是胡人在面對諸夏時表現得兇狠。
遠處的胡人都已經下馬,一個個用擔憂摻雜著期盼的目光打量著。
加洛向前爬呀爬,先用額頭觸碰了一下呂武的鞋尖,再微微抬起頭看了一眼呂武,隨后又跪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