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軍隊在素質方面即便不比許國軍隊強太多,弱也不會弱上多少。
追根溯底,強國即便是二線部隊,士兵心里的底氣天然上會比小國更足。
只要不是統兵的將領過于廢材,強國的軍隊對上弱國的軍隊,必然會在心理優勢上更占優勢。
說白了就是國家強大帶來的自信Buff,跟士兵本身的戰斗力無關。
比較關鍵的是,公族的那些貴族真的不行。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有沒有一名好的將軍來統率軍隊,真的太重要了!
呂武一路殺上去,開始之初許國兵還有勇氣抵抗,看到同伴一個個死法那么血淋淋,許國兵的膽氣盡喪了。
導致呂武殺到哪,許國兵一看到呂武轉身就跑,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這樣一來,士兵膽氣盡喪根本不服從軍令,許國將領想再努力一把都辦不到。
呂武在后面已經沒有再親自發起沖鋒。
他干的是觀察戰場局勢,指揮公族的士兵該攻擊哪個地方。
事實上,將領的個人武勇有利于提升本方的軍心士氣,可是只依靠個人武勇的將領則是絕對沒有多少前途的,至多就是當把尖刀,指揮不了士兵數量太多的軍隊。
將軍該干的事情是指揮軍隊,真不是沖鋒陷陣。
公族的士兵在士氣上已經恢復,甚至進入到對勝利深信不疑的程度。
他們現在考慮的是該怎么去殺死更多的敵人,好在接下來的功勞評定中得到更多的賞賜。
渾身上下全是鮮血的呂武,血沒有一滴是他的。
戰甲上有著不少的碎肉和內臟,甚至還有一條斷臂被卡在護肩上。
兩百老呂家的士兵,粗略一看并沒有折損多少,他們成為三道圓圈,守護著呂武所在的建筑物。
這是一棟章臺。
所謂的章臺,其實就是將某個區域加高,上面建立“塔”一般模樣的建筑物。
諸夏有“塔”這個字,還是需要等佛教大肆興起之后,要不類似的建筑物都是叫“臺”。
而“臺”在諸夏泛指的就是一些高度較高的建筑物。
呂武就站在章臺的頂層,眺望著即將進入尾聲的戰斗。
“主?”凌悶聲悶氣地問:“不取此處收獲?”
國君要讓公族攻取宮城,明顯就是盯著收獲來的。
一國宮城能得到什么收獲呢?
人方面,除了守軍之外,就是宮女、宦官,嬪妃之類。
在物品方面,會有大量的銅器,再來就是名貴的木頭制品。
要是調來的部隊多一些,呂武怎么可能放棄收獲,只是兩百老呂家的士兵加入戰斗,公族卻有四五千人。
要看國君到底還要不要臉,又或者公族的貴族會不會做人,不用呂武派出士兵參與在許國的宮城劫掠。
這里畢竟是一國的宮城,一些事情還是需要顧慮一下,公族干什么會有影響,只是不會太多,換作老呂家來干就不一樣了。
畢竟,臣真的是臣,還是要尊重君權的。
觀戰的那些看客,他們對晉國獲取勝利已經沒有任何疑問。
“陰武果真悍勇!”魯君黑肱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說道:“同一軍旅,陰武統率則為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