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來找呂武,純粹是欒書的交代。
另外,欒書因為職位的關系,是眾貴族的領頭人物,保證貴族的利益就是他該干的事情。
那些發生了的事已經發生,欒書在事后才讓自己的兒子代替自己表露態度,只能說不愧是老正治家了。
這樣做,表達了欒氏是站在貴族階層這一邊,又不會過份得罪國君。
什么叫正治藝術?
這就是啊!
欒黡希望呂武不要再有其它舉動。
呂武當時露出了錯愕的表情,比較耿直地問,國君出爾反爾,元帥、執政和中軍將就這樣的態度?
估計是沒料到呂武會那么耿直?
欒黡既是氣惱也是尷尬,直接用“溜了溜了”的動作直接回應。
此后的數天,呂武偶爾找魏相聚一聚,更多的時候是待在自己的營地沒動彈。
不知不覺中,天空飄落了雪花。
轉場的命令卻是被下達。
“冒雪行軍……”呂武不想多抱怨,對同車的魏相說道:“吳君已抵‘鐘離’?”
只有這個才能解釋為什么要冒雪行軍。
不得不提的是,會盟的時間也太會挑,什么季節不選,選了一個雪季。
其實剛下雪時行軍還好,至少地面還是硬邦邦的。
等到冰雪融化的季節再行軍,壓根就是一件找罪受的事情。
他們穿過許國向南行軍了七天,極其幸運地趕在雨夾雪的天氣下抵達“鐘離”這個地方。
“武,借我家些許工具。”魏相才不會跟呂武客氣,笑嘻嘻地說道:“你家工具極佳。”
呂武讓后面跟上來的衛睿去辦。
老呂家的工具中累計多又十分好用,自家再清楚不過,親近的幾家也知道。
不是親密到一定程度,又或是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倒是沒人會隨隨便便過來找呂武借。
魏相來了就沒打算立刻走。
他跟在呂武身邊,觀看老呂家的輔兵進行扎營。
看了很是有一會,他很感概地說:“陰氏之速超乎眾家。”
這個好像沒什么值得意外的地方吧?
呂武是一個干什么都講究效率的人,有他的要求在前,家臣以及其余人,敢磨洋工嗎?
再則,其實得到任務的人,他們動作要是慢,絕不是刻意磨洋工的原因。
好比如,各家的工具就那么些,并且相當不好用,人想快點干完活,使用的工具不允許啊!
一樣是伐木,老呂家的輔兵拿著各種趁手又要用的工具去樹林,沒小會功夫已經伐完想要的木材收工,其余家族的輔兵還在那里“噗嘰——噗嘰——”地干著活。
等待老呂家的營地已經搭設完畢,其它家族的輔兵才將木材拉回來。
呂武想了想,將自家的輔兵分為幾批,分派出去幫韓氏、智氏、范氏和郤氏。
另外,他沒忘記程滑這個老上司。
幫了那么多人,忘了國君是不是不太好?
現在并不是“帝國時代”,晉國君主也沒有說啥是啥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