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臺是由韓厥來負責督建。
底座要有多大,高度是要多高,一切都有標準。
那就是一個像是金字塔一般的東西,正面留下可供拾階而上的臺階,頂上留下一個面積不小的平臺。
其實,諸侯每每會盟,都會在當地留下這么一個會盟臺,有重大事件還會刻下碑文。
一些對工程極其講究的會盟臺,甚至從春秋一直保留到現代。
只是,會盟臺是夯土而成的關系,哪怕是留到現代都只是成了一個土堆,需要在旁邊找到會盟時留下的碑文,才知道這個土堆就是一個諸侯會盟時的遺留。
這個會盟臺就在晉軍邊上不遠處,派有重兵進行看守。
呂武曾經遠遠地看了一眼,發現搞來了麻布將會盟臺給蓋了起來,正面階梯前方還擺上了一個四足鼎,邊上也有一面石碑。
晉國相當重視這一次與吳國的會盟,不但國君親自抵達,國家的八位“卿”也一個不少地來了。
同時,幾個晉國的小弟,不是國君親來,就是派來了執政或重要的公族成員。
呂武剛剛得知一件事情。
晉國每次進行會盟都很喜歡拉上魯國的國君,從而也會將齊國的國君強制邀請過來。
這是沒辦法的呀!
魯國和齊國是老世仇了,齊國但凡是找到機會總去暴揍魯國一頓。
晉國需要魯國這個周王室的“史官”來記錄自己的輝煌一刻,想要讓魯君黑肱一塊來,肯定是要帶走齊君呂環。
并且!
晉國對齊國的要求很現實,一定要將國內的主力帶上,免得齊國趁魯君黑肱不在的時候去偷家。
呂武知道這件事情之后的評價是:會玩!
因為一直都是雨夾雪的關系,肯定不能在這種天氣下進行會盟。
晉國與一眾小弟就待在原地,貴族每天吃喝玩樂,戰兵和輔兵則是躲在帳篷里,要不就是出去執行任務再被凍得瑟瑟發抖。
老呂家的戰兵在這種天氣下,主要是有攜帶個爐子,能美滋滋地待在帳篷內,時不時地煮上一些啥玩意。
其余家族的士兵發現老呂家的士兵這么冷都能每天紅光滿面,一開始肯定納悶,后來徹底酸了。
老呂家攜帶了足夠的冬衣,還能時不時地吃上熱食,還是有肉味的那種。
這個是事先準備充分的原因。
不像有些家族,家里的冬衣都還沒送上來,凍成鼻涕蟲還是輕的,沒被凍死就算身體強壯了。
至于說吃肉,老呂家是攜帶了牛和羊,但是士兵哪能頓頓吃上新鮮的肉,吃的是平時累積下來的肉脯干。
一般是煮沸了水,再將肉脯干丟進去燉。
因為肉脯干本身就有腌制的關系,自身帶著咸味。
就是吧,味道吃起來真的不咋地。
比較關鍵的是,能吃肉就是幸福的年代,要啥自行車啊!
甚至可以說,誰都被凍得渾身顫抖,有口熱的食物吃就算不錯,還想怎么樣呢?
另外,呂武是個對自家人挺大方的家主。
他每天都會命人煮上足夠的熱湯,其實也就是將自己和幾個小伙伴吃不完的食物,再加上宰殺牛羊取肉后的骨頭,一塊丟進去煮。
最多就是隔天差五地殺上一二十只羊,又或是兩三頭牛,給嘗一下肉味。
花不了幾個錢,卻能讓自家人感到到來自家主的愛,收割一波忠心值。
很快,吃火鍋這種事情就在晉國來南方的貴族中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