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魏相出使秦國,一封《絕秦書》使之名聲響徹列國。
楚國這邊其實沒得到《絕秦書》的全文,只是知道魏相這個人文采斐然,后續又知道魏相在列國的名氣很大。
現在沒有什么名士效應。
畢竟,當前的文化程度也就那樣,再來是列國也沒義務幫某個國家的誰揚名。
魏相是干得太漂亮,連被罵的秦國人都叫好。
另外,參與攻打秦國的諸侯國得到不少收獲,愿意賣晉國一個面子。
要不,宣傳費給了沒有,沒給的話,憑啥白干活啊!
楚共王熊審平時還是一個挺地道的君主,一聽魏相過來,沒忘記給臣子開眼界的機會,該召喚的都喊了。
楚國的貴族有的聽過魏相的名聲,更多則是壓根沒聽過。
畢竟,楚國的疆域真的很大,受限于交通的制約,好些貴族除了平時納賦之外,壓根就沒想出門,消息真的閉塞得很。
他們在事先補了課,得知魏相都干過一些什么,好奇這個年輕人會怎么罵楚國。
“武,稍候站我近些。”魏相可是聽說了,楚人遠比秦人還野蠻,動輒就拔劍砍人,心里有些負擔。
呂武無聲地頷首,算是答應下來。
中原列國對楚國的看法當然不會公正,時不時黑一把都算輕的,有些列國簡直要把楚國給黑出翔。
敵對不黑?
算是什么敵對。
是不是?
呂武這一次過來,沒有穿著一身的重甲,只是一身的常服。
他純粹就是過來認一認人,不是來干仗的。
初到楚國軍營時,他們立刻被圍觀了。
看上去楚國人普遍要比晉國人略微矮小一些,取個身高平均差的話,應該是矮個八厘米左右。
別看楚人個頭矮小,平均身高卻是達到一米六以上。
其實這個也正常。
能上戰場一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誰會特別帶著一幫歪瓜裂棗上戰場玩命?
另外,能夠傳承下去的武士,跟平民的身體素質絕不是一個樣。
武士再怎么破落,伙食方面絕對要比平民好,身體素質再比平民差,就顯得很不像話了。
官方場面上,肯定是跟實際情況不符合。
簡單的說,各國的儀仗隊必然是門面隊伍,不等于該國全是一個模子。
看到的儀仗隊全部是一米八二的身高,不等于該國的人全是一米八二。
只是,連門面隊伍都差的話,可想而知那個國家是個什么樣。
在呂武看來,楚國要比吳國講究一些。
吳國那一次來了太多披頭散發的人,顯得一點都不講究。
什么叫作諸夏?
重衣冠是基礎,束發是一種既定習俗。
穿肯定也特別講究,必然是衣襟右祍。
要是衣襟左祍,誰都能張口來一句“你這個禽獸”。
他們不知道的是,楚國的貴族得知有晉國的使者過來,早早將一幫蠻軍給驅趕走。
不然,呂武和魏相過來,看到身穿一身獸皮的蠻人還是正常,少不了看到一些拿樹葉遮羞的馬賽克人。
呂武和魏相,還有其余的護衛,一塊站在大帳之外等著通傳。
他們沒有交談,只是掃視著周邊的情況。
應該是因為來到核心區域,隨隨便便掃過去,看到的就是一幫講究人。
講究到什么份上呢?
看著干干凈凈是必須的。
是個士兵就至少身穿一身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