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營寨各處的前端都遭到楚國士兵的沖擊,只是數量方面有多有少而已。
不知道該說是慶幸還是失望,沖擊而來的楚軍中并沒發現戰車的身影。
“王上,不可再增兵啊。”子反耳朵里全是前方傳來的慘叫聲,能判斷前方的情況非常糟糕。
力主晦日迫進晉軍營寨的楚共王熊審神色如常,平靜地下令:“再增援!”
子重嘲弄地看了一眼子反,補充道:“驅趕蠻兵上前。”
楚共王熊審看了子重一眼,眼眸里很是滿意。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的。
尤其是那些蠻人。
以為楚國喜歡帶蠻族部落一塊玩耍嗎?
誰都清楚蠻人上了戰場只會“Waaaaaaagh”的喊,要讓他們真正頂用是沒有的事。
帶上來又不能只光吃糧食,是吧?
該用該是得用的咯。
蠻人不多死一些,楚國的背后總是感覺有些涼颼颼的。
楚共王熊審也不是單純為了讓蠻人去送死。
腦子沒抽的人,誰不知道濃霧天氣用兵會發生什么情況。
別講什么軍隊素質。
再是怎么樣的精銳,成群結隊地進入濃霧里行軍,頂多就是遭遇突發事件能穩住不亂,其余什么的就省省吧。
楚共王的心思很簡單。
他清楚自己統治的是一批什么樣的人,沒奢望這些人能安安靜靜地行軍,發現是肯定會被晉軍發現的。
晉國是當世的中原霸主,沒可能傻乎乎地只聽著,肯定是要做出反擊。
楚軍跟晉軍擺開陣勢交鋒,勝負一般是四六開。
晉軍有六成的可能性獲勝,楚軍只有四成。
楚共王熊審肯定是要玩點花樣,迫進晉軍營寨列陣就挺不錯,能提升己方的軍心士氣,還能嚇唬一下晉軍。
最最最重要的是,晉軍選了個前方有泥沼的地方駐營,一旦楚軍逼得足夠近,晉軍不但沒足夠的位置擺開陣勢,戰車也跑不起來。
能欺負晉軍的機會可不多。
抓住了機會就要往死里欺負,真辦成了豈不美滋滋?
“濃霧幾時散去?”楚共王熊審問道。
作為大宰的伯州犁不需要懂得怎么判斷天氣,他的下屬官員中有專業的人才,答道:“最遲一個時辰便會散去。”
諸夏很早之前就有人摸索出怎么判斷天氣。
過于長久的話,需要的是區域性的經驗。
短時間之內,自己進行判斷,再結合當地人的說法,一般還是比較靠譜的。
現在應該過了巳時?(早上九點)
那就是臨近中午,濃霧才會散去。
這個跟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
邊上就是洧(wěi)水。
懂得一些地理常識的人都明白一點,越是氣候濕潤的地方,更容易出現濃霧天氣。
一旦某個地方是在河邊,起霧通常就是需要有大風,不然就該等陽光比較充足的中午,霧才會漸漸淡去。
晉軍這一邊。
高層集中在國君的營帳內。
他們一樣得出結論,霧會在臨近中午的時分散去。
在濃霧散掉之前,欒書的意見是固守營寨。
這是一個非常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