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晉國找機會的絕對不止楚人。
晉國一度是唯一的霸主,后來楚國迎頭趕上,成為兩大霸主之一。
不是沒人跑去楚國想要找到出人頭地的機會,關鍵是想在楚國太難太難了。
晉國雖然也難,關鍵是不少成功的例子啊!
看到有人成功,覺得自己有才能的人,肯定是要前仆后繼涌去晉國找機會。
“主,新軍退矣!”程蒲就是從楚國跑來晉國投奔欒氏的人之一。
他發現新軍退卻,第一時間告訴了欒書,臉上表情有些著急。
欒書當然沒有親自沖殺,他的責任是指揮軍隊,不是用手里的劍去追求殺多少敵兵。
中間戰場,郤氏的兩桿旌旗都在往后移動。
“郤犨、郤至誤我!”欒書一口老血差點噴出去。
這特么!
兩翼好不容易好擊潰對應的楚軍,結果責任重大的中間部隊拉稀了。
這一刻,欒書對郤氏的一叔一侄忿恨到骨子里!
另一側,士燮自己發現了中間戰場的不對勁,他的劍砍向了車壁,憤怒聲道:“郤氏誤國!”
別說是知道郤犨和郤至碰上了不要臉的楚共王熊審,無奈之下才撤軍。
就算是他們知道郤犨和郤至的無奈,一樣會滿肚子火。
楚共王熊審不要臉?
那就將這個不要臉的家伙撇在原地,去擊殺另外的楚軍啊!
到時候誰尷尬,誰知道。
想象一下那個畫面。
戰場除了楚共王熊審的戰車,剩下的全是晉軍。
獨自待在戰場又陷入重重包圍的楚共王熊審,一定是滿臉的懵逼表情。
可惜的是壓根沒想到那茬。
又或者,他們不愿意背負逼迫楚共王熊審的名聲?
總之,郤犨和郤至帶著新軍退下了。
養由基帶著本部將楚共王熊審給保護回到本陣。
“今日休兵!”楚共王熊審感覺到極度的窩火。
一陣鳴金聲現在楚軍的中軍敲響,隨后各處鳴金回應。
這個時候,楚國貴族的聰明勁到了發揮的時刻。
他們將蠻兵一堆又一堆地趕到前線,自己則是帶著本家私兵往后撤。
正在進攻的晉軍士兵很快就察覺到自己碰上的楚兵變得不一樣。
之前還是有個人樣的楚兵。
后來漸漸被披頭散發又身上沒幾塊布的敵兵取代。
一聲又一聲的鳴金聲覆蓋了各種吵雜聲。
身在戰場的士兵,他們其實很難辨認聲音到底從哪里傳過來,會下意識頻頻地看向自己的長官。
站在巢車之上的晉君姬壽曼看到楚軍全線后撤,臉上卻沒有露出開心或興奮的表情。
“君上?”胥童有些陰鷙地說:“新軍延誤戰機……”
“噤聲!”晉君姬壽曼瞇起了眼睛,說道:“奉禮、知禮,何錯之有。”
尼瑪!
尊重君權(王權)要是錯誤的話,俺們這些老大豈不是會很危險?
所以,郤犨和郤至是浪費了大好機會,卻不算犯什么大錯誤。
于君主來講,郤犨和郤至的行為甚至要得到認可。
上眼藥失敗的胥童一點都沒感到氣餒。
這種事情,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另外,他很清楚國君非常反感郤氏,有這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