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身穿老呂家的士兵上來。
由于魏氏士兵跟楚兵混在了一起,后方的弓箭手無法射箭,老呂家的士兵也無法發起成排的沖擊,只能選擇先穩住陣線。
這個時候,裝備的優勢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不管是老呂家的士兵,還是魏氏的士兵,只要是身穿鐵甲,很難被一擊斃命,哪怕受傷也是在四肢。
經常是楚兵的戰戟啄下來被甲片擋住,兵器與甲片摩擦出一道火花。
受到攻擊的魏氏士兵會被一股力道推著后退,可能還會跌倒在地上。
老呂家的士兵則是對身上的甲胄更有信心,受到攻擊的一剎那進行反擊,每每是自己沒什么事,反擊之下殺掉攻擊自己的楚兵。
當然,并不是身穿鐵甲就不會死,只是防御力會更強一些,能給士兵帶去更多的自信。
這一支楚軍大量裝備戰戟。
這玩意的使用方法比戰戈多了一個能刺的動作,增加的威脅不止一點半點。
絕大多數陣亡的魏氏士兵,便是死在出兵的刺擊之下。
“王上中箭!!!”
又是彭名。
他之前已經喊了一次,驚得附近的楚兵一團亂。
這一次,他真心覺得事情大條!
楚共王熊審穿著一身犀牛皮甲,左胸中箭應該是沒傷到心臟,只是體內絕對出血,還能依靠意志力堅持。
眼睛中箭的話,箭矢力道不強為前提,中箭的眼睛絕對是廢了,看著也更可怖。
在中箭的一瞬間,楚共王熊審來個直挺挺的往后倒。
彭名下意識地伸手給拉住,好歹沒讓楚共王熊審從車后斗掉下去。
聽到喊叫聲的楚兵眼睛看過去,沒看到楚共王熊審的身影,霎時就有些慌了。
離得近了倒是能聽到楚共王熊審的慘嚎之聲,知道暫時沒死。
同一次交戰,相隔不到半個時辰中了兩箭?
第一箭大家都猜測是流矢,只能納悶楚共王熊審運氣太差勁。
進入到肉搏戰,兩軍的弓箭手已經沒往混著廝殺的位置射箭,不會存在什么流矢。
等于說,誰都知道楚共王熊審再次中箭絕不是什么意外。
那一時間。
楚國的貴族懵逼了!
他們著實無法想象哪個晉人的膽子那么大,敢朝著一國之君射箭。
這特么是要搞得兩國不死光不停戰啊!
普通的楚國士兵則是怎么都控制不住的驚呆了。
傻愣愣站在原地的楚兵有一部分被殺死。
等待魏氏士兵和老呂家的士兵也都知道楚共王熊審再次中箭,一樣是停下廝殺,怔怔地看向楚共王熊審所在的戰車位置。
不知道是誰下的命令。
這一支楚軍偃旗了!
所謂的偃旗,就是將旗幟向前傾斜放下到一定高度,使旗面下垂到地面。
代表請求退出作戰序列。
在其它年代,管你偃旗還是什么。
總之,打起來就是打起來,除非一方撤退、投降或是被殺光,要不很難停下來。
現在是春秋中葉。
不但投降能輸一半,偃旗也能平平安安地退出交戰區域。
反應過來的魏琦,意識到自己射中了楚共王熊審,臉色變得蒼白。
他看到這一支楚軍做出偃旗的行為,開始約束部隊不得再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