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高層需要了解楚國,光是向苗賁皇討教還覺得不夠,緊急召喚同樣出身楚國的申公巫臣進行詢問。
依照晉國高層這邊的推測,楚軍現在只剩下兩個選擇。
第一個當然是撤軍。
畢竟,楚共王熊審中箭受傷,天下第二和天下第二先后戰死,士兵的損失超過六萬。
鄭君姬睔昨天逃跑,好像直接逃回了新鄭?
反正,鄭君姬睔的旗號沒有再一次出現在“鄢陵”這個戰場上。
楚共王熊審的傷勢到底怎么樣?
是重傷瀕臨死亡,卻是人清醒著。
還是傷勢不會嚴重到危及性命,人卻是昏迷當中。
楚共王熊審是不是醒著,關乎到晉國高層推測楚軍的第二個判斷基礎。
一旦楚共王熊審是清醒的狀態?
晉國高層根據楚共王熊審以往的行事作為來進行判斷,認為楚軍非但不會撤兵,還會不惜代價跟晉軍拼了。
為了能搞清楚楚共王熊審的狀態,欒書請國君姬壽曼派人前往楚軍營地請見。
理由都給找好了。
俺們雖然是敵對,卻是沒有斷絕往來。
現在,楚共王熊審中箭,同樣是一國之君派人來慰問,挺合情合理的吧?
結果是晉國的使者別說是沒見著楚共王熊審,連一名楚國的高層都沒見到,先是被楚軍士兵一陣謾罵,再被箭矢嚇了幾次,甚至被追出來趕跑了。
楚國那么干,反倒是讓晉國高層有些琢磨不透楚共王熊審的狀態。
苗賁皇和申公巫臣被召喚回去。
他們一致認為楚共王熊審是不是保持清醒最為關鍵。
現在的問題是無法窺探楚共王熊審的狀態。
晉國高層一陣討論下來,傾向于楚軍不會退兵,選擇了最穩妥和保守的策略,防著楚軍干出不計代價的血拼舉動。
貴族開始約束士兵,明確告知士兵不要高興得太早,做好面對楚軍拼死反撲的心理準備。
士兵一聽很是深以為然。
他們將心比心地思考下來,認為要是自家的國君遭受重創,軍中猛將也一再折損,肯定是要不管不顧跟造成這一切的敵人拼了。
會有這種思維,跟晉國的社會氛圍有關。
晉人很驕傲也很小氣,性格上普遍死板而又剛硬。
恰恰是那樣的社會氛圍以及整體性格,造就了晉國取得霸業的基礎。
晉人愿意尊重能跟自己爭鋒數十年的楚國,想當然地認為楚人的思想和選擇會跟自己相似。
而事實上,楚人真的非常堅韌,報復心一點都不比晉人差。
只是由于制度上的關系,再加上性格方面的一些原因,楚國每每大動干戈想要進行什么報復,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會將事情搞得虎頭蛇尾。
送走客人之后,呂武進行了梳洗,過于疲憊也就選擇早早休息。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一陣“啪啪啪”的聲音讓他從睡夢中醒來。
原來不是夢見了為愛鼓掌,是雨點落在帳篷上面的回響。
“主?”小青在守夜,借微弱的光亮看到呂武醒來,輕聲說道:“方是寅時三刻。”
三點四十五分?
呂武并沒有完全醒來,只是身在戰場,保持著警惕心,有點動靜下意識想起來。
帳外傳來凌的聲音,說道:“主,天忽降大雨。”
下雨而已。
不是要出戰,或是有人來夜襲。
呂武迷迷糊糊地想著:“昨天好像有早霞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