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都是現成的。
楚共王熊審畢竟被射了兩箭。
欒書是晉國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假惺惺地派人賠罪,很符合當下的禮節。
他才不會傻乎乎地直接跟楚共王熊審勾結,吩咐心腹利用話術讓楚共王熊審得知晉國內部矛盾卻是很輕易能夠辦到。
楚共王熊審年輕卻是一個雄主。
即便楚共王熊審沒聽欒氏家臣出話外之意,難道楚國的眾臣中就沒有一個聰明人?
欒書離開沒有多久。
呂武也找了個理由向國君告辭。
回到軍帳,他讓里面的人退出去。
“欒書這是要搞大事啊!”他閉著眼睛深思,想道:“我之前也一再向姬周釋放善意,甚至還多次資助,會不會被牽扯進去?”
用膝蓋都能想得出來,國君接下來肯定會調查姬周那邊的情況。
呂武見姬周,包括進行資助,肯定是要被國君查到的。
他不太確定國君會有什么態度。
要說后悔?
那肯定也是不后悔的。
不是什么男子漢大丈夫的事。
好不容易記得關于這個年代的一些事情,知道姬周會是下一任晉國的一國之君,卻是沒提前是抱大腿,會被當成傻子的吧?
既然干都已經干了,后悔個什么。
呂武現在應該做的是思考一旦國君發現,怎么才能避免被打擊。
“存,你前去拜會溫季……”他對著葛存一陣吩咐,大體上就是將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沒干什么加油添醋的多余事,讓葛存轉告郤至。
“若需選邊,臣以為當選元帥。”葛存說得非常慎重。
呂武卻說:“我非選邊,亦有把握,郤氏不會妄動。”
葛存或許不缺智慧,可是他的地位階層就那樣的高度,露出了一臉困惑。
“此番獲勝,郤氏聲望必然見漲。駒伯(郤锜)沖動易怒,苦成叔子(郤犨)老謀深算,溫季(郤至)謀而后動。”呂武頓了頓,看到葛存臉色變成恍然大悟,才笑著繼續往下說:“便是駒伯有所舉止,苦成叔子與溫季必然奉勸緩而圖之。”
情況沒發生意外的話,郤氏明明能聲望“蹭蹭蹭”地往上漲,需要做的也就只是穩住國君罷了。
他們立即跟欒書撕破臉才是下策。
一切只因為欒書要點臉或不要臉,顯露出沒有長遠目光,年紀擺在那里,怎么都該給其他人讓位了。
欒書要是不讓位,其實也能死皮賴臉。
就看郤氏的腦容量夠不夠。
要是郤氏有聰明人,懂得為晉國的貴族階層找好處。
到時候,欒書不讓位,整個晉國階層會將欒書從寶座上推下去。
呂武很懷疑郤氏能給晉國貴族階層找好處。
不是郤氏沒人想到這層。
完全是郤氏吃相歷來很難看。
這樣一來,呂武認為郤氏和欒氏會形成僵持。
他覺得,整個晉國只有國君才是唯一不受控制的不穩定因素。
“姬周是什么時候即位的來著?”他想到這個,猛然間有點反應過來了!
現在的國君很年輕,看著身體還倍棒。
他記憶中姬周也是很年輕就成了晉君。
這樣事情就很明顯了!
現任國君的身體沒看出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