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屬民看到呂武不用下跪,只需要讓開路,愿意就行禮問候,笑嘻嘻看著也行。
奴隸則不一樣。
奴隸不能走貴族會走的道路,不是在干活看到貴族必須下跪,甚至不能盯著貴族看。
老呂家講究的是將勞動力合理分配工作。
想看到到處都是人,要么是清晨時分的上工之前,不然就是傍晚下工之后。
其余時候,勞動力都在義務或有償勞動。
出征歸來后,呂武還沒有認真巡視自己的領地。
其余貴族是怎么建設自己的領地,不關老呂家什么事。
呂武對建城的要求比較多,注重的是規劃。
這也就導致在老呂家這邊看不到亂七八糟的建筑,不管是什么用途的房屋,必定是排得整整齊齊。
對他來說,整整齊齊遠比其它什么更重要!
不是什么強迫癥犯了。
是作為一個新興家族,不止要在軍事上有自己的特色,民政上需要將規則顯示在方方面面。
來到郊外。
還是那個迎來送往的亭子。
遠遠地能看到亭子周邊的空地聚了不少人,男女都有。
離得近了立刻能看出那些人的穿著與諸夏人是不同的。
那些人甚至在膚色上面也看上去更深一些。
膚色深,可能不是天生長得黑,也許是風吹日曬?
更可能是出生洗一次澡,死后再洗一次澡,一生僅有的兩次洗澡所導致。
呂武知道有樓煩人過來,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沒可能帶著自己的大兒子,兩人就給大大咧咧地過來。
隨行的還有五百護衛。
這些護衛中存在兩百名真正意義上的甲士,其余也是一身鐵甲。
呂武在看那些樓煩人。
樓煩人發現有隊伍靠近,也在觀察。
在呂武眼中的樓煩人跟赤狄沒有太大的區別。
很少才能身穿布料做的衣服,更多的是一身獸皮或羊皮,一致的是披頭散發。
穿著打扮沒什么好看的。
呂武主要是觀察這批樓煩人攜帶的武器。
大多數樓煩人都背著弓與箭囊。
弓看上去跟諸夏這邊的款式差不多,只是用材方面會存在區別。
箭囊里面的箭是箭鏃朝下,倒是看不出箭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
“仔細觀察他們。”呂武還抱著呂陽,沒刻意壓低聲音,說道:“裝扮不用多看,看他們的言行舉止,再看他們攜帶的武器。”
其實,呂陽有點排斥被呂武抱著。
小孩子已經開口抗議,只是沒啥卵用。
對他來說,呂武的臂彎以及胸膛,一點都沒有小姐姐的柔軟以及香噴噴,硬邦邦的感覺不太好受。
“木棒,石頭,骨頭。”呂陽軟萌萌地說。
呂武卻是感到了意外。
自家兒子聽得懂自己在說什么。
對于事物的分辨也很犀利嘛!
游牧民族沒有掌握冶煉技術,他們現在也不敢南下燒殺擄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