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那個中年人先聲奪人的策略成功了。
現在壓根就沒有百家。
作為百家之首的“道家”,老子幾年前……,好像是四年前?剛剛出生在周王室治下。
呂武也就不知道這回事,要不……極可能會搞出什么幺蛾子出來。
這個“百家之首”,指的是先誕生,不是影響力、實力的排名。
連“道家”都還沒有出現,其余各家就更沒有了。
想要百家出現,先終結了春秋時期的貴族天下再說。
很多百家創始人,其實就是家道不行了,家族傳承下來的知識進行非血緣關系的傳播,才形成學派。
現在?
有一家算一家,全力培養的只有家主繼承人,其余順位繼承人玩得是輔助類的教育。
簡單說,第一繼承人就是往全能的方向來培養,第二繼承人則是教導忠誠、職守、守護……等等側重于服務的方面,再往下基本也是差不多,反正就不是用教導成為“人主”的方式在教育。
西方到了中世紀,玩的就是東方春秋時代的這一套。
東方人玩了一千幾百年,才輪到西方人來玩。
呂武走了一圈下來,發現“陰”城里面已經漸漸有了外人。
這個“外人”單純指不是老呂家的人,來自其他家族。
回到家中,呂武招來宋彬,問道:“近日可有自薦之人?”
虞顯辭職之后,宋彬如常所愿地成為老呂家的第一家臣。
因為剛剛上任的關系,宋彬需要全面地了解一下自己都需要擔負什么樣的工作,手頭的軍事側向也不能放下。
他剛處理完明年的出征義渠的事宜,恰好要找呂武匯報,過來被一問稍微楞了一下,答道:“少許?”
一個家族都是各司其職。
第一家臣屬于總管。
接待投效之人的是知客,也是由知客先進行考較。
同時,知客還要擔任起安排接待來客的規格。
等于說,知客這個職位或許不起眼,對于一個家族卻很重要。
要不,來客覺得接待的規格不對,翻臉會很是有理有據。
呂武反正是沒接見過任何一個來投效的人。
他要相信家臣的盡責,一旦發現人才是會推薦上來的。
宋彬見呂武已經問起,便說道:“主揚名天下,有意投效之人必眾。多是失去封地貴人,少有列國持祀子弟……”
流浪貴族?
他們的確是會時時刻刻尋找機會,先投效某家貴族,尋求獲得幫助重起家業。
持祀子弟就是擁有繼承權的某家貴族子弟。
呂武聽了下來,皺眉說道:“來‘陰’城持祀子弟眾也?”
這特么什么情況啊!
老呂家又不是開培訓班的!
來了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也就算了,怎么一個個家族連自家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也過來?
一定是虞顯的例子被廣為流傳,成為一種效應。
等等……
不對!
呂武換成了眉開眼笑。
好事啊!
他們來學習,固然是想從老呂家這里得到一些干貨,好回去發展自己的家族。
何嘗不是呂武將自家影響力散布出去的機會?
另外,他腦子里蹦出“開宗立派”這四個大字,還自帶了金光閃耀的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