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莒國是東夷之國,國君生前就有稱號,事后差不多就是謚號,習俗方面跟周王室麾下各個諸侯國是不一樣的。
莒國就是一個小國,等于是砧板的魚肉。
大國要是有貪欲,莒國不管愿不愿意只能是任人宰割。
莒國的幸運在于不單獨是一個國家對自己起貪婪之心,有魯國和齊國在爭。
魯國雖然全方面實力不如齊國,卻有一個好爸爸。
齊國忌憚魯國的爸爸,再想怎么把莒國吞食入腹,也要忍著。
趙武等魏相離開,眼巴巴地問:“何事予我?”
任何年代,不管是什么身份,總是需要被委派點什么事,才能擁有實權。
對于趙武來說,他過來可一點打醬油的心思都沒有,更想能夠有所建樹。
呂武卻說:“我聽聞乃母已將‘楊’地多地予你?”
趙武雀躍的表情變得有些復雜,答道:“確實如此。”
呂武說道:“如此,‘楊’何時更名‘趙’?”
他這里的用詞有點不合適。
在趙氏覆滅之前有“楊”這么個地方,占地方面卻是不大。
以前在那片區域,別人一貫是稱為“趙”地。
所以,呂武該用“復名”才對。
趙武表情復雜地說:“需君上許可。”
這樣啊?
國君一旦沒意見,趙氏又要重新站起來了唄!
哪怕是手中已經有三塊封地,呂武還是感到羨慕。
這就是有沒有好祖宗的區別所在了。
有個好祖宗,躺著什么都不干,遺產就是那么多。
要是子孫后代出現強力人物,肯定會起飛啊!
呂武稍微羨慕了一下下,腦子里轉過彎來。
“不對啊!我現在也是祖宗級別的人物,不是為子孫后代掙下了偌大基業嘛!”他需要感到自豪。
他更覺得自己需要努力再努力,爭取讓老呂家的基業更多一些。
在接下來,呂武就帶著趙武,時不時地接待一下季孫行父以及晏弱、田湣。
估計是魯國那邊開竅了!
叔孫豹后面親自過來,態度誠懇地向呂武表達歉意,又奉上了厚禮。
呂武的選擇是笑呵呵,還是全程的笑呵呵,卻根本就沒有收下那份厚禮。
不是因為那口氣咽不下去。
要說各國中,哪一個國家的禮物最不好收,絕對是來自魯國的禮物。
他們有在史書上記錄向誰送禮的習慣。
一旦誰收禮不辦事,或是事情沒辦成,被在當代一再提起也就罷了,信不信可能被念叨個數十數百上千年?
呂武可是知道一件事情。
不就是郤锜收禮不辦事嘛!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郤锜收下了厚禮,卻沒有滿足魯國不出征的請求,再因為他言語上的確輕慢魯君,不但要被詛咒,史書上也沒落個什么好。
簡單的來說,春秋中的魯國壓根就是一只刺猬,欺負了要被記載到史書上罵,與之交往也要害怕會不會在史書上留下什么污點。
另外,魯國是周王室的史官,周王室徹底衰弱了下去,導致王室圖書館也跟著沒落,倒是魯國圖書館的管理員非常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