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匄還不知道智罃派人追回智朔的事情。
老范家的這位年輕人只知道一點,欒氏和郤氏完蛋之后,晉國以范氏最強。
既然已經是事實上的最強,肯定是要強者恒強,哪里顧得了吃相什么的,先吃了才是正經事。
結果就是,士匄一再催促智罃趕緊拿定主意。
智罃提起了別的事情,問道:“原定陰武前往‘單’迎歸公子周。如今陰武主持‘新田’。老夫決議由智朔與魏絳前往,新軍佐以為如何?”
士匄覺得這就是一件小事。
近期有風聲說呂武要娶姬姓女,的的確確是該壓制一下陰氏,不再適合由呂武去接公子周。
士匄更想透了一層,知道智罃這是要占下迎立新君的最大功勞,暗自好笑智罃這是在舍本求末。
不趁著欒氏和郤氏倒下搶地盤,去追求那種虛到沒邊的迎立新君功勞,有必要嗎?
在晉國,什么時候不是哪家強,哪一家的話語權就大。
虛名啥的,有實惠重要?
士匄心里暗自鄙視智罃的同時,嘴中說道:“下軍將獨斷便是。”
好咧。
反正得罪呂武也是老智家去得罪。
俺沒意見。
說不準,還能找到機會將呂武徹底拉到俺這一邊。
啊……
簡直不要太美滋滋!
智罃等士匄離開,對家臣吩咐道:“請陰武前來。”
家臣應命,利索地去辦事。
沒有多久之后,呂武風塵仆仆地過來了。
“‘新田’之事有賴于武。此功甚偉,國人莫不感激。”智罃說著讓呂武坐到對面。
呂武剛坐下,不得不開口說道:“此乃武應盡之責,分內之事。”
智罃又說:“‘新田’之事未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老夫與新軍佐商議,需你暫留在‘新田’,尚有余事。迎歸公子周,另有其人。”
啥意思?
這特么是要過河拆橋啊!?
只是,這河都還沒有完全過完,是不是太著急點。
“朔有一女,你有一子。”智罃目光炯炯地盯著呂武看,笑呵呵地說:“老夫以為良配。”
呃!?
智朔不止有一個女兒。
呂武也不止有一個兒子。
不過吧?
嫡子和嫡女,還真的是屬于獨一份。
關鍵是,這都啥意思啊?
先敲一悶棍,再拋出一顆甜棗嗎???
呂武霍地站起來,一臉大喜地說:“謝智伯優渥!”
他是真的感到喜悅。
老呂家之前跟韓氏、魏氏、趙氏是姻親,其中韓氏和魏氏其實就只是順帶的(從嫁),并不能視作真正的姻親。
能算是呂武姻親的家族只有一個,那就是趙氏。
現在這么個年頭,想取得互信的話,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聯姻。
智氏那邊有能嫁給呂武的女人,只不過頭籌已經屬于趙氏,智氏再嫁女過去也只是跟贏?平起平坐,意義不大啊!(現在女子應該是名在姓前,也就是?贏。為方便讀者閱讀,姓在名前)
智罃琢磨著,呂武這一代就算了,完全可以著眼下一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