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就是,秦軍從與晉國的交界處撤軍顯得反常。
甭管秦國是不是想偷襲晉國?
反正秦國在準備戰爭就是不對!
為人刻板的韓厥面無表情說道:“如此說來,攻秦可也。”
這個也是智罃想說的。
只不過,晉國現在的狀況有點糟糕,需要應對和處理的事情太多,想像上次那樣集結四個軍團去打秦國,怎么看都屬于不可能。
“下軍、新軍攻秦,可否?”智罃問道。
魏氏之前在河西之地已經集結了一個“師”。
以魏氏的實力,再拉上一個“師”不成問題。
智罃需要魏氏拉出至少三個“師”,不指望解氏能出超過兩個“旅”的兵力。
這么搞,大量征召其余的中小貴族歸納進入新軍就成為必然。
智罃對陰氏所了解的是,起碼能夠拉出三個“師”。
他當然不會強制要求呂武真的出兵三個“師”,底線是兩個“師”。
范氏的士魴是下軍佐。
以范氏的實力,士匄沒在納賦時,士魴出動兩個“師”一點都不過份。
再征召中小貴族組成一個“師”,不至于中小貴族兵力完全被抽空。
那么,兩個整編軍團也就有了。
智罃需要知道的是,呂武有沒有把握只用兩個軍團的兵力打贏秦國。
有沒有把握?
這個該怎么說呢。
世界上就沒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尤其是戰爭方面。
呂武當然不能慫,鏗鏘有力地答道:“可!”
秦國還沒有安撫好義渠。
又因為秦國已經實際上出賣了白翟,導致秦國跟白翟的關系出現惡化。
晉國無法拿出全部的軍力來對付秦國。
同樣的,秦國也沒辦法全力跟晉國作戰。
半斤打八兩,大不了死磕唄。
智罃非常滿意呂武的態度。
韓厥有些失神地看著呂武,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在場的人中,只有解朔愁容滿面。
解氏就算用盡吃奶的力氣,頂多就拉出兩個“旅”又三個“卒”。
而這個還是解氏這次跟隨陰氏平叛,給奶了一波。
要不然,解氏再怎么咬牙死撐,能不能拉出兩個“旅”都是問題。
士匄看到解朔那副模樣,心里暗自好笑。
沒一副好身板,又能挑起多重的擔子?
接下來,還有解氏更難捱的。
其余人也看到了解朔的愁眉苦臉,卻是沒人多說什么。
智罃當即拍板,說道:“如此,櫟陽相(呂相)往‘雍’責斥秦君,歷數開戰緣由。”
俺們跟西蠻子是不一樣滴!
不宣而戰這種事情,晉國怎么會干呢?
俺要打你,肯定會事先告知,死也讓你死得明白。
“中軍、上軍亦需集結。”智罃停頓了一下,掃視眾人一圈才繼續往下說道:“楚攻宋,不可使之由之。”
當然!
俺絕對不是想要去跟楚國拼命。
打鄭國,不香嗎?
韓厥和中行偃、士匄皆是領命。
“國中余亂……”智罃伸手摸了摸額頭,像是不經意那樣看了呂武一眼,慢斯條理地說:“君上欲赦免郤溱,存‘苦成’孤地。”
國君很直接告訴智罃是呂武的建議。
這就是智罃為什么說那句話之前,特意掃了呂武一眼。
實際上,智罃不在乎郤氏滅不滅,他在乎的是欒氏必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