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輪回之下,發展自身的初心其實沒變,變得只是掌握的人不同,發生了時間流逝帶來的斗轉星移。
簡單的說就是百家從未消亡,只是被迫或主動隱藏了起來。
呂武見中行偃不顧場合湊過來,有些迷糊地想道:你干么?欸,等一下……,等一下!我老公……(此畫面,有無達聞者?)
他就是沒搞懂中行偃是個什么意思。
士魴是下軍佐,算是呂武的副手。
下軍在明年春播就要出征秦國。
這樣一來,下軍將和下軍佐看著挺親密,需要過多的聯想嗎?
出征秦國將是下軍和新軍的事。
中行偃是上軍將,湊什么熱鬧???
“我與下軍將有意……”士魴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介紹起了近些日子跟呂武在交流什么。
他們這三個“卿”湊堆,引起了國君以及其余“卿”更多的注意力。
智罃注意力在那邊,見韓厥頻繁看向自己,沒話找話說,問道:“明歲出征,妥當否?”
不是問到底要不要出征。
對于晉國的“卿”來說,已經定下來的征戰事宜,不應該存在任何的猶豫。
問的是韓氏能不能拉出份額內的軍隊。
韓厥面無表情說道:“韓氏雖難,不誤國事。”
智罃臉頰控制不住抽搐了一下。
講得跟誰沒點困難似得。
智罃頷首道:“如此便好。”
韓氏沒有參加內戰,沒有損失也沒有收獲。
眾“卿”之中,韓氏的事情最少。
其余各個家族,參加內戰雖然都有收獲,卻是需要時間來再次整合內部。
收獲越多的家族,越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內部的整合,其實是打從心里不想爆發戰爭的。
關于這一點,智罃有向國君提起過,再擺出為了國家,愿意犧牲私利的一面。
那時候,國君肯定是表面笑嘻嘻,內心無數的MMP。
只是,國君真的要認同智罃的說法。
包括國君和公族都肥了一波,哪里不知道需要時間來進行消化?
關鍵是晉國面對的外部狀況不允許。
等于說,到了考驗各個家主的時刻。
國家需要他們出征。
他們則是需要保證能完成納賦,自己的家族不能亂起來。
國君得知呂武和士魴要完善律法,內心比誰都感到期待。
如果要問現在哪個國家的律法最為完善?
小破球的其余區域不過問,僅是看世界島的東方,晉國的律法未必是最完善的國家,然而絕對是執行起來最嚴格的那個。
這是晉國作為一個軍果主義國家該有的現象。
事實上,只要了解什么是軍果主義國家,就該知道這種國家的基礎是什么。
對律法的執行力不夠嚴格,是沒有資格成為軍果主義國家的。
為什么?
因為需要形成上對下的絕對控制力!
中行偃聽完士魴的話,略略激動地說:“耗時日久啊。”
看樣子是件大事。
耗費方面好像也蠻大的。
俺有那個榮幸能參與不?
士魴下意識看向呂武,好像是有那么點心動。
范氏在晉國的定位已經出現實質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