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幾近于無”,主要是多多少少能唬人。
同樣的,基于韓氏的安份,沒人會故意去招惹就是了。
韓厥沒吭聲。
智罃的目光略過中行偃,看向了士匄。
年輕的士匄估計沒想太多?
他看到智罃看過來,說道:“自無不可。”
喊唄。
正好看看,有沒有不開眼的小弟覺得晉國不行,敢不聽話。
智罃的目光掃過呂武和魏琦。
欒氏和郤氏之前負責邦交的國家被陰氏和魏氏接手,通知列國這種事情肯定是由陰氏和魏氏來辦。
其余各家,也就解氏沒負責哪個列國的邦交,要不一樣需要負責進行通知。
那一刻,解朔臉上的陰郁又增了幾分。
有足夠的時間來讓解氏進行思考,一家子不全是笨蛋也該琢磨過來了。
對每一個家族來說,獲得卿位是危機,何嘗不是機遇呢?
解氏遭遇到局面就是惡意更深,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去破局了。
智罃在問國君,沒有前來的貴族,是不是采取嚴厲的制裁。
結果是國君沒說話,韓厥先出聲。
“不可!”韓厥一臉嚴肅地說:“國中紛亂,臨時起意,定有不知者。”
以為現在是打個電話就能通知到人的時代嗎?
哪怕是信息時代,就不允許手機沒電啊!
國君一開始估計沒反應過來,等待韓厥拒絕,才臉色大變。
搞什么啊!?
再小的貴族,也是幾代國君先后賜封。
看智罃好像是要舉起大棒,搞一次清洗活動?
真的那么搞,會削掉多少貴族不好說,壞名聲就全落在國君身上啦。
智罃好像沒覺得自己干了什么壞事,說道:“如此,國中封主幾人,安能計之?”
無法通知到,等于不存在。
不存在的貴族,該怎么能計算在國力有效范圍內?
韓厥沒多余的話,再次重復:“不可!”
開玩笑啊!
只給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能不能通知到所有貴族都不好說。
沒來的貴族要全部進行處置???
太兇殘啦!!!
呂武其實是打從心里佩服智罃的魄力之大的。
各朝各代為什么要梳理人口?
不就是隱匿的人口等于沒有嘛!
智罃看到國君臉色越來越不好看,解釋道:“君上,臣乃是為君上謀,為國家計。如不核實,安知封主幾人。不知封主幾人,知曉者納賦,不知者不納,心安能平?”
所以,俺真的是擔當起元戎該有的責任,不是要搞什么小動作啊!
韓厥聽完愣住了。
道理就擺在那里。
真搞出某些貴族重復得到征召,有些貴族卻能躲在封地養肥自己,算是什么個情況?
國君則是依然臉色陰晴不定,不好判斷智罃存了什么樣的心思。
他能確定的是韓厥該支持自己時,沒有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