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當然不會干坐著。
他看著好像沒將齊國給放在眼里,實際上卻是散出了大量的人手,去關注齊國的動向。
“齊君廣招善于技擊之人?”魏琦聽到消息有點懵了。
在晉國基本看不到游俠的身影,幾乎連游手好閑的人都看不到。
另外,晉國講究的是團隊協作,并不追求個人武勇。
士魴同樣懵逼,問道:“齊國貴族安能任由齊君此番胡鬧?”
看吧。
連“胡鬧”這種詞都用上了。
可見作為敵人的士魴對齊君呂環的所作所為都看不過眼。
解朔問出比較在意的問題,道:“齊國兵力如何?”
呂武一臉詭異地說道:“合眾約十七萬。”
人不少啊!
他們來了多少?
下軍是滿編軍團,來自陰氏的兩個“師”,范氏的一個“師”,再加上其余貴族拼湊起來的兩個“師”,戰士數量為三萬七千五百人,再加上兩萬左右的輔兵,合計接近六萬人。
新軍則是沒有滿編,魏氏出動了兩個“師”,加上解朔的兩個“旅”,還有其余貴族七拼八湊起來的六個“旅”,戰士數量兩萬七千人,輔兵約一萬二,合計約四萬。
晉國是絕對不會將輔助人員算作戰斗力的。
那么就是六萬四千五百晉軍,對陣齊國的十七萬?
士魴、魏琦和解朔聽到齊國出動十七萬,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齊國的軍事制度走的是周王室的編制,也就是一個滿編軍團由一萬兩千五百名戰士組成。
齊國有三個軍,攏共也就三萬七千五百名戰兵的份額。
他們在驚訝過后,忍不住笑出聲來。
齊國人這是怎么了?
以為戰場是游玩的好地方,人人都想逛一圈?
或者說,齊君呂環的號召力很強?
呂武沒覺得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齊國是本土作戰。
又有國君發出號召。
甭管是抱著保家衛國的想法。
還是想著爭取機會改變自身的命運。
人來多一點是很正常的。
事實上,齊君呂環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現在的階級那么分明,踏上戰場是少有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那些人未必不知道上戰場很危險,只是不想放棄難得的機會而已。
呂武換位思考了一番。
如果他是一個普通人,又覺得自己行,遇到了這樣的機會愿意去進行嘗試嗎?
不用多想。
絕對會的!
“我要不要溫柔點,不至于給眾多心懷夢想的人,造成毀滅性打擊?”呂武默默想道。
不管齊君呂環的出發點是什么。
呂武愿稱齊君呂環為春秋第一改革家。
不是其它。
只因為齊君呂環給普通人開了一條上進通道。
然而,呂武還是不那么了解齊君呂環。
這位齊國的國君很愛收集猛士,麾下就有那么幾個特別能打的人。
那些人非常能打,身份卻是奴隸。
并且,齊君呂環盡管很喜愛他們,卻一點放歸自由的念頭都不曾有過。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