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只是兩個改變而已。
呂武幫忙節省了至少一千五百年!
另外,陰氏出產的車身比舊款會大上一些,車轱轆還伸出去兩個能要人命的攪拌棍,給人看一眼就知道是兇殘無比的兇器。
搶先提速完畢的魏氏戰車,徑直地沖向還沒有提起速度的齊軍戰車。
能看到兩乘戰車在交錯而過時,車上的主將和戎右非常忙碌,馭手也得不到清閑。
戰車主將和戎右忙著射箭或擋箭。
戰車馭手則是控制戰車利用“攪拌棍”,給敵軍戰車的馬或牛的腿來上那么一下子。
高速行駛的戰車,轱轆持續高速滾動,一根“攪拌棍”隨著轱轆的滾動一直在攪拌,掃過什么玩意都能給攪碎了。
跟在后方的步兵,他們看著前方一陣陣的人仰車倒,一次次都要鬧出極大的動靜,泛起小范圍的煙塵覆蓋住了視野。
晉軍這邊的步兵只管向前沖,不遭遇“漏網”的齊軍戰車就絕不停步。
齊軍的步兵陣列卻是遭到馳騁進去的晉軍戰車肆虐和摧殘。
那是一副什么模樣的畫面呢?
煙塵彌漫的區域,齊軍步兵聽著馬蹄聲和車輪滾動聲越來越近,想要睜大眼睛看清楚,眼睛里面跑進了灰塵,來了個淚流滿面。
一般是什么都沒看清楚,一陣“轟隆”聲響中,齊軍步兵要么被撞飛,不然就是腰部或大腿一陣劇痛,沒死就躺在地上大聲慘嚎或小聲呻吟。
他們腦子里未必能反應過來,搞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站在巢車上面的呂武注意力從正面戰場移開。
魏氏的兩個“師”已經全面壓上。
他們占據了搶先發起攻勢的便宜,沒讓戰車數量占優的齊軍有所表現的機會,一開打就形成兩軍的“貼緊”拼殺局面。
在晉國,魏氏是出了名能打陣地戰的家族。
只要能跟敵軍貼緊互搏,拼打呆仗的兵源素質,沒一家敢說能穩贏魏氏。
陰氏和范氏分別一個“師”也在跟著推進。
這兩個“師”干的事情是保證魏氏的兩個“師”不會受到側翼的威脅,收到命令也能向外脫離,再對齊軍發起鉗形攻勢。
開打之后,戰場漸漸被煙霾所籠罩。
別說里面的人了,外面都無法看清楚整體的交戰態勢。
現在只能是分別哪里的動靜比較大,用傳來的聲音判斷,哪里打得正激烈,哪一個區域又沒有發生交戰,或是已經分出交戰勝負。
呂武比較在乎的是那些漫山遍野狂奔的齊人。
這些家伙跑得太亂,使人壓根就無法判斷到底會干出什么事。
“正面無憂矣。”士魴看來也是對魏琦有絕對的信心?
他看著漫山遍野的齊人,問道:“如何應對?”
呂武這不正在思考嗎?
需要先看看那些亂跑的齊人,是“老老實實”跑到正規齊軍的后面加入“排隊”梯次,還是威脅正面戰場的晉軍側翼,或是跑來晉軍營寨。
不怪士魴一時間懵逼。
真沒誰遇上過這種狀況。
目前諸夏的戰爭很講規矩。
贏是贏得光明正大。
輸,基本上也是輸得清清楚楚或心服口服。
亂糟糟的交戰狀況?
因為沒碰上過。
不知道怎么處理,很正常的。
呂武看向了齊軍的營寨。
那里屬于齊君呂環的旗幟正在飄揚。
只是,齊軍的營寨看著怎么有點空曠。
呂武的目光在狂奔的齊人和空蕩蕩的齊軍營寨來回掃視。
咦!??
一個念頭在呂武的腦子里滋生,越想越是心癢癢。
是齊君先不講武德的吧?
這樣,俺干了什么,算不算是迫于無奈的一種反擊?
俺忍得那么辛苦。
想好好當個人的!
現在……
俺忍不住了啊!!!
圣光啊,你有看到那個敵人嗎?
你看,那個家伙看起來值得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