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兩套說法,能拱火,也能勸解,選擇了后面的選項,說道:“天子未有所動,范氏有利而動,我等豈能如此?”
簡而言之就是,新登基的那個周天子不知道在搞什么玩意,還是沒有聯系晉國。
不單單是晉國這邊有那樣的待遇,其余各個諸侯國都一樣。
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只是非常少見。
無一例外是周王室自己內亂,又或是遭到外敵切斷聯系路線。
可是根據韓氏給出的信息,周王室一沒有發生內亂,也沒有誰跟周王室開戰啊?
那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且先不管周王室到底在搞什么。
包括晉君姬周和元戎智罃在內,很明顯就不想擴大戰事。
同意范氏攻打鄭國的“祭”地是一種試探。
不是試探鄭國。
而是在試探楚國。
信不信一旦楚軍有北上的跡象,以晉國為首的聯軍會選擇轉身就走?
說白了就是,智罃覺得現在的晉國跟楚國剛正面,打贏了沒什么實際好處,打輸了中原的霸權會近一步瓦解,屬于極度劃不來的事情。
晉君姬周贊同智罃的決策,只是不能明白講出來。
他倆也就形成了意志一致,才有了范氏的獨自出戰。
甚至可以說,士匄主動要求獨力攻打“祭”地,正中智罃的下懷,也符合晉君姬周的意愿。
從表面上來看,晉國還有三個軍團沒動彈,恐嚇楚國別輕舉妄動,三個軍團就是在等著楚軍的。
很明顯是有點嚇住楚國了?
已經過去那么長的時間,公子喜一直沒有率軍北上。
鄭國則是放棄了掙扎。
小鄭同志直接躺下,任由小晉為所欲為,反正就是不反抗了。
這個姿勢,那個姿勢,一再任意施為下來,范氏全面攻占“祭”地,智罃喊停了。
打完之后,情況卻是有些尷尬。
晉國總不能派人去聯系鄭國,喊嗓子:別害怕,俺們已經干爽了,需要喊個暫停地來冷一冷,等會先出去陽臺抽根煙吹吹風,想弄了再接著來。
鄭國可能猜到晉國的意圖,關鍵是不敢爬起來,繼續老老實實躺著。
現在咋辦?
智罃暗示士匄可以有下一步動作。
比如,調集范氏的武士過來“祭”地定居,愿意也能調來農夫,再留下足夠的兵力駐守。
等范氏將事情安排妥當,大軍就要開拔前往“王野”了。
他們去“王野”干什么?
不是被剛登基的周天子給整懵了嘛。
已經教訓完鄭國,是不是該過去問候一下新王。
考慮到周王室那邊情況有點詭異。
呼啦啦帶著幾萬士兵一塊去,很正常的吧?
半個多月之后。
周天子(姬泄心)喝著小酒聽著歌,還有舞蹈能看,得知晉軍進入“王野”,一點被驚到都欠奉。
看看他在干么,又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去干。
老子才死多久,怎么能喝酒、聽歌、看跳舞啊!
而他就是這么干了。
“不見,寡人不見!”周天子得知晉君姬周以及眾卿大夫求見,才不管自家一眾公卿與百官臉上的憤怒,一臉傲嬌地昂起頭,大喊:“酒照喝,歌照聽,舞照跳!”
不就是晉國嘛。
扛著寡人祖先借出的“王”旗才發達起來的暴發戶。
敢把寡人怎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