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異族并沒有得到統一,他們是部落與部落之間形成聯合。
所以,呂武跟某個或某一些白翟首領達成共識,不代表整個白翟就成了陰氏的盟友。
不獨是白翟,像赤狄的某些部落成了陰氏的狗腿子,一樣不代表所有赤狄跟陰氏就變得親密了。
諸夏玩“以夷制夷”這一套很久了,第一次是誰干的無法進行追溯。
呂武只是撿起老祖宗的傳統技能,因時應變地繼續玩一玩而已,算不得是什么新花樣。
只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老祖宗那么玩過,一些知道呂武在干什么的人,了解呂武在干什么之后,無不覺得呂武是在太會玩。
不是他們無知,純粹是想要獲得信息的難度很大,也就不提什么傳承延續了。
等啊等,等來了智氏、范氏和解氏,以及落在后面的二十來個中小貴族。
智氏來的是智朔。
范氏來的是彘裘。
解氏則是解朔親自過來。
那個彘裘是士魴的兒子,跟士匄屬于同輩。
士魴繼續使用“士”來作為前綴,兒子卻用了“彘”來作為前綴。
可以理解彘裘是士魴定下的接班人,未來會成彘氏的家主。
另外一個,呂武是等程滑……,也就是那個非常頭鐵而又憨直的弒君者,是范氏程氏的家主。
程滑的備份很高,跟荀庚屬于同輩。
荀林父那一代,程氏的程驩正式從范氏別出,程氏后來跟范氏分道揚鑣,也就成了自主自立的一家。
要是程滑愿意跟范氏攀親戚,程氏當然又能成為范氏的一份子,關鍵是這個頭鐵娃不干啊。
再則就是,士燮掌家的時候,范氏能多低調就想多么低調,不獨程氏正式脫離范氏,連輔氏都是相同的結果。
簡單而又直接的說就是,范氏的士燮執行拆分了家族。
如果士匄走自家老爹的老路,別出的彘氏也該慢慢被丟到一邊。
然而,士魴沒想脫離范氏,另一個別出的劉氏……,也就是士雃這一家子,頂著劉氏的前綴一樣還是范家人。
時間過去了那么久,呂武依然無法光從誰的前綴來分辨到底是哪一家子的人,需要深入了解才能搞明白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比如來之后找個機會湊到呂武身邊的原初沒自己介紹來自先氏,誰又能僅從一個前綴立刻知道是先氏的族人。
“家主問候陰子安好。”原初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皮膚黝黑且留著一個山羊胡,瞇起小眼睛看著呂武,又說道:“家主調任下軍尉,已是陰子屬僚。若有差遣,義不容辭。”
呂武腦袋里閃過一排問號。
嘛呢?
正常的職務調動而已,怎么搞得像是在拉幫結派。
再則,先屏從中軍尉調任成為下軍尉,是降職了吧?
怎么搞得好像中了五百萬那樣開心。
聯想到迫不及待表示為呂武馬首是瞻,先氏這是認為傍上陰氏這條粗大腿啦???
呂武唱歌似得,說道:“行兮,漸兮,梧桐之木,安得美兮。”
楚“騷”體哦。
沒聽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