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內斗,國君都能弒殺,死了“卿”更是普天同慶的事,關鍵這是自相殘殺,外人來干從里到外都不相同。
國君,乃至于是晉國的貴族階層沒反應,會實際上造成晉國國格被踩在腳底板反復摩擦的事實。
說白了,呂武已經能代表晉國的顏面,不容晉國不做反應,哪怕是裝都要裝出一副舉國暴怒的樣子來。
老演員了,懂不懂?
趙武對秦國表達完憤慨之情后,說道:“我斟酌良久,問過阿母與韓伯,長輩皆言封地不可置換。”
哦。
不換?
是因為“趙”地是趙氏的老地盤,有感情了嗎?
還是“溫”地那邊不好???
只不過,僅從發展狀況和地理環形的角度看,“溫”地真的勝過“趙”地。
這樣一來,不換是其它因素了。
呂武剛要說幾句場面話,趙武接著往下說了。
“武深知姐夫美意,亦知‘溫’勝于‘趙’,私以為可換。”趙武滿臉糾結地說了這么一句。
那到底是換,還是不換啊???
齊溫開口說道:“小人斗膽,請下軍將明言為何心生封地置換之念?”
呂武腦子里面千回百轉,決定還是相對開誠布公地講一講。
他先將趙莊姬的盤算猜了猜,覺得是因為趙莊姬想要給趙武的“遺產”都在“趙”地邊上。
這一點得到了趙武的承認。
以前沒“楊”地,是趙氏主宗滅亡之后,才有了“楊”這個地名。
改成“楊”的區域,它被人為地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一塊又一塊,里面的貴族要么原先屬于趙氏主宗,不然就是后面搬過來。
趙莊姬暗中把控了不知道多少家貴族,有不少其實是公室女的夫家。
而這些公室女的夫家,他們是圍攻趙氏主宗的主力軍之一,兇殘程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欒氏和郤氏。
“中軍佐(韓厥)近來親近元戎(智罃)、上軍佐(士匄),其意為何?”呂武問道。
趙武猶豫了一下下,選擇點頭表示知道有這件事情。
齊溫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吭聲。
“我亦知三人為何,以至陰氏、魏氏盟好,不得不納解氏。”呂武停頓下來讓兩人消化一小會,才接著往下說道:“韓伯看顧趙氏,屬意你為‘卿’,解氏不過墊腳石罷了。”
趙武就問道:“姐夫為何接納解氏?”
呂武很直白地說:“若韓伯僅如此,我亦愿傾力相助,使你為‘卿’。怎奈韓氏、智氏、范氏盟好不單為吞食解氏,陰氏、魏氏亦為盤中之食。”
趙武急切說道:“韓伯未有此意,姐夫……”
呂武干脆“呵呵”兩聲,一副“是你傻,還是我傻”的表情,幽幽地看著趙武,看得趙武無法再往下說。
齊溫卻是臉色大變,說道:“下軍將,請聽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