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跟陰氏存在什么矛盾嗎?那肯定是有的。
不獨陰氏和韓氏,事實上晉國的任何家族都存在競爭關系,區別僅在于矛盾是否大到無法調節的程度。
如果韓氏依然是卿位家族,得知本來要攻伐的大荔之戎被陰氏和魏氏搶先拿下,他們再不愿意也要發作。
現在的韓氏并不是卿位家族了,他們需要遵守“游戲規則”。
也就是不再作為卿位家族失去話語權,韓氏即便知道陰氏和魏氏搶了自己的“肉”都要默不吭聲,甚至表示理解。
用人話來講,無非就是看清自身的定位,能更好將“審時度勢”玩透了。
韓起已經是韓氏的管理者,有權力對韓厥制定的一些策略進行變更。
他認為首先要變的就是跟陰氏處好關系,講出理由,道:“從未有失去卿位之家族得以幸免,我家若不尋得靠山,勢必遭多家肢解。以你觀之,何家為妥?我所見,獨陰氏也。”
韓無忌認同韓起的話,只是不免覺得韓起一下子推翻韓厥制定的路線過于激進。
而兒子推翻老子制定的策略,于當今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
范氏的士匄就將士燮的策略完全推翻了。
韓氏兩兄弟在那一天聊了很多,直至深夜韓無忌才用吊籃出城的方式離開宮城。
韓氏在接下來進行集結,同時韓無忌找到魏琦,提出韓氏想進入上軍納賦的請求。
“為何不往下軍?”魏琦很直接地問道。
韓起更直接地答道:“韓氏愿尾隨魏氏、陰氏。”
魏琦沉默了一小會,說道:“我深知上軍將不愿傷及韓氏,韓氏有你,必可再興。”
韓氏的主要封地大多在晉國西部,其余區域的封地都算是邊角料。
關于要怎么對待韓氏這件事情,魏琦和呂武有經過必將詳細的商討,一致還是認為需要將韓氏團結在陰氏和魏氏的聯盟里面。
當然,要是韓氏不識相,交情什么的不足以阻止某一天陰氏和魏氏將韓氏先肢解再吞掉。
韓起臉上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內心里也感到了振奮。
實際上,韓氏跟陰氏和魏氏是有合作的,也就是合股搞酒樓。
這份事業隨著呂武的身份地位一再發生改變,股份方面也是一直在出現變動。
一開始是魏氏最多,再來是韓氏。
目前則是陰氏持有的股份占六成,魏氏占三成,韓氏一成,體現得老現實了。
如果韓起沒主動找魏氏和陰氏表達要一塊玩耍的意愿,很快韓氏連一成的股份都留不住,形成絕對的切割。
魏琦沒親自送韓起離開,選擇讓魏絳代為送別。
“速則兩歲,遲不過五歲,韓氏必再得卿位。”魏相講的是等韓厥什么時候病逝,韓氏就什么時候再獲得卿位。
魏琦只是笑笑沒多講什么,反而說道:“武一‘師’歸你麾下,務必妥善使用。”
跑去西征的呂武無法南下,陰氏除了呂武沒個成年人,納賦的那個“師”托付給了魏氏的魏相。
這個是呂武在用這種方式,表達陰氏跟魏氏的親密關系牢,要不其實能派出一個兒子當招牌,再拜托一名家臣實際指揮。
對于這點魏氏還是非常樂見其成的。他們哪怕是為了感謝呂武的信任,遇事只會選擇讓魏氏或中小貴族的軍隊頂上,說什么都不會讓南下的那一個陰氏“師”損失慘重。
陽光明媚的某一天,集結完畢的軍隊在國君的命令下開拔了。
在事先,得到邀請的各國已經先后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