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老神在在的崔杼突然聽到魯君午發出指控,先大笑幾聲,才說道:“南下路途唯一,談何進逼?魯懼齊如斯,焉敢再謀于鄅?”
接下來就是季孫行父和崔杼的專場,莒國的國君己密州半途加了進去。
莒國跟齊國的關系并不好,莒君己密州卻是站在齊國這邊一起指責魯國。
魯國干不過齊國就是干不過,任何的語言都顯得無比蒼白,魯君午負責用祈求的目光向晉君姬周求助,季孫行父則是頻頻看向魏琦。
爸爸,您兒子正在被欺負,吱一聲呀!
晉君姬周:寡人的眼疾突然犯了,看不見啦!
魏琦:你特么懷念趙氏,讓俺很沒面子啊!
還是中行偃實在看不下去,輕咳幾聲,說道:“今日為楚軍北上,余事不論。”
最先給出正面回應的是莒君己密州。
魯君午和季孫行父繼續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樣。
崔杼見好就收。
這么一副狀況讓晉君姬周看在眼里,想道:“陰武東征收效甚重啊!”
前幾年這些國家還覺得晉國不行了,挨了一頓打之后重新變得乖巧。他們就算心里有什么特別想法,能重新服從對晉國就是一件好事。
中行偃說道:“楚去歲攻陳,陳君遣使于晉,欲歸我也。”
幾個列國的人聽得一愣一愣,肯定有各自的想法。
曹君姬負芻很是振奮地問道:“楚亦不穩?”
這話說的,不是明白指出楚國跟晉國一個尿性,兩個霸主級別的國家都有內部動亂嘛。
要不是看在曹國一直很服從的份上,晉君姬周和元戎中行偃都想明年將曹國安排上了。
宋國右師(執政)華元問道:“我聞鄭亦歸晉?”
中行偃微微昂起頭,說道:“楚非良善,并國之多,絕人祭祀,安能盟之?”
不是晉國這邊的人,他們覺得聽聽也就算了。
難道晉國是什么好貨色?
差別不過是晉國越來越要臉,楚國一直都將自己是個什么德行擺在明面。
真實情況是,還能保持國祚延續的各國,哪一個國家沒干過吞并他國的事情?
參加“虎牢”會盟的各國之中,滅國數量最多的是哪一個國家?很令人意外的是衛國。
所以,衛君衛衎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身軀。
孫林父則是一直在尋找什么,找不到想見的人,用吶吶的表情盯著魏琦一直看。
魏琦一開始還沒發現,等察覺孫林父的異樣,回以探究的目光。
孫林父當然知道呂武西征沒有南下,想找一找陰氏的小輩或家臣,困惑怎么沒看到陰氏的代表在場。
在后面,孫林父得知呂武讓魏氏的魏相指揮陰氏的軍隊,一下子被震驚到。
他了解陰氏和魏氏合作緊密到能交出軍隊指揮權,覺得一些事情可以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