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孤軍狀態的“吳陽”守軍數量為陰氏的兩個“旅”和魏氏的一個“旅”,加上輔兵的進駐人數約是七千人左右。
他們可不是光吃飯睡覺,抓住機會就一再加固城防和囤積物資。
另外,呂武撤兵回國時,留在“吳陽”的輜重數量并不少。
他敢在秦國留下軍隊,不敢說事無巨細安排妥當,怎么可能會不做好軍隊成為孤軍的準備。
所以,除非發生什么不可力抗的意外,不然“吳陽”的駐軍堅持兩個月的問題應該不大。
“上軍將。”魏絳每天都會過來呂武這邊一趟,一開始還會問什么時候進軍,后來就不再問。
呂武看向魏絳,問道:“何事?”
魏絳說道:“相攜兩‘旅’而來,已在進營。”
沒說是援軍,意思就是怎么個意思。
呂武心里納罕地想道:“看來隨著時間越拖越久,魏氏也開始出現信心不足了啊。”
好的一面是魏氏哪怕信心產生動搖,干的事情是增兵而不是撤軍。
很快,魏相就來到呂武這邊,見禮之后說道:“國中紛紛擾擾,皆在談論西征之事。”
呂武大笑了幾聲,說道:“中軍佐視伊洛之戎為盤中之餐,必是急不可耐。”
魏相對呂武立刻有所判斷沒感到任何意外,補了一句,說道:“元戎托我私下相問,納鄭、陳可也?”
鄭國和陳國要靠攏向晉國,中行偃現在拿這說事,問的是呂武到底要不要西征,有催促趕緊給個明確答復的意思。
某方面來講,同時等于魏相不會參與西征,事情辦完就要回去“新田”了。
呂武正要講話,外面傳來了通報聲。
得到允許的蒲元進來,一臉喜色地說道:“主,前方傳來探報,先前東向秦軍,復回轉西向。”
他原是郤至的謀臣,后來歸了陰氏,需要淡化和沉淀的關系,來到陰氏之后的存在感不強,近期才重新活躍起來。
二十天之前,呂武已經得知秦軍開拔向東,該做的接戰準備有在做,心里卻知道秦軍才不會真的莽上來。
現在蒲元的匯報,證實呂武果然沒有料錯。
事態發生了變化,還是對他們有利的發展?
呂武以一種盡在掌握的神態,說道:“如此,傳我軍令,霍擅領三千騎兵為‘前勁’;我親率一‘軍’為‘中勁’;魏絳率余部為‘后勁’。”
命令聽著挺簡單,真實情況是事先早就做好了預備方案,怎么做早早經過一再推演,如預案行事即可。
停駐在“甘泉”的陰氏和魏氏軍隊可算開拔,一直在關注的所有人得到消息立刻精神起來。
向東又向西返回的秦軍,他們沒有眼瞎,看到了突然出現的陰氏騎兵,不太好說到底是什么心情,停止西撤的舉動,選擇原地扎營等待呂武率軍抵達。
然而,呂武得知秦軍駐扎,進軍到“櫟陽”之后干脆也不再向西。
他的這個舉動令旁觀者滿頭霧水,整得秦軍上下沒一個不感到難受。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使者的士雃再一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