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拒絕的解朔不再強求,問道:“衛、曹不睦,我當如何?”
在他擔任卿位的時候,有得到列國的邦交權利,衛國和曹國關系變得緊張,牽扯到了解氏。
呂武聽懂了解朔的深層試探,說道:“君上有意增添卿位已是眾人皆知。能否成事,不在國內何人屬意如何,在楚、在列國。”
說白了就是,晉國在只有六個卿位的情況下,能不能頂住外部的壓力,一旦顯得力不從心,肯定需要增設卿位來保證可出動軍團的數量。
解朔曾經擔任過卿位,為了自保接受失去卿位的事實。要說他不想重新獲得卿位,絕對是假的呀。
在呂武看來,晉國恢復八卿制度是早晚的事情,只有中軍、上軍和下軍根本不足以應對征戰需要。
什么人會獲得卿位,不看國君,一樣不看現任六“卿”的意愿。他們有話語權沒錯,還要看想扶持的家族有沒有相應的實力基礎。
畢竟,先前強行提拔的惡果已經顯示出來,誰擔任卿位卻沒有相應的實力,為“卿”變成光占便宜的美事。
如果不是那樣,削減卿位的事情才不會這么簡單就辦成。要被削掉卿位的家族有足夠實力,他們會用武力抵抗來保住地位,哪里會乖乖就范呢。
解朔走了,不是去“新田”,回到河西的封地。
他沒有解散集結起來的三個“旅”,抱定一旦陰氏和魏氏西征不利,要馬上率部前往支援。
解氏還干了另外的事情。
解朔去見呂武時攜帶了一批糧草過去。他想派軍隊支援沒有成功,再次籌備起物資,命人送往“櫟陽”提供呂武調用。
其余家族得知解氏的做法,一個人就有一種看法,大多數人覺得解朔跪舔得過于明顯,內心既是鄙夷也是羨慕。
會有那種矛盾心態,主要是那些人想學解朔都不能夠。
巴結“卿”真不是誰都有資格干,要看交情有沒有到那份上。
在呂武的嚴密關注中,駐扎在“郿”的秦軍再一次后撤了。
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再一次派出騎兵部隊過去在秦軍的眼皮子底下游弋。
上一次陰氏騎兵出現讓秦軍停止后撤。
這一次陰氏騎兵再來,秦軍沒有停下后撤的舉動。
呂武召集了有話語權的眾人,問道:“秦人此舉何意?”
蒲元說道:“秦軍求戰無果,糧秣消耗甚大,必是后勤難以負擔,今歲不欲再戰。”
其余人也是表達了相近的意見。
呂武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聽完他們的意見之后,說道:“我欲進軍相逼,迫使秦軍不得退。此次進逼,秦軍無有來戰,皆駐扎于……”
事情說得比較詳細。
反正無論到底打不打,呂武要將大軍開進到“咸陽(目前沒有這名字)”附近,停駐下來筑造營盤。
陰氏和魏氏能說得上話的人,他們已經被呂武整得完全麻木,搞不懂呂武想做些什么事情,放棄思考聽話做事也就是了。
在呂武率軍開拔之前,來自“吳陽”的消息傳遞過來。
包圍“吳陽”的秦軍,他們在三個多月的虎視眈眈之下,可算是進行攻城啦。
得知這個消息的呂武想道:“好咯,事情總算變得有意思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