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呂武對有個“東周國”感到非常莫名其妙,后來發現并不是“東周國”,也就是不作為一個諸侯國,只是一個“封領”的級別,有過特別的了解。
歷代周天子沒辦法折騰整個國家(既所有諸侯國),開始變著花樣玩自己能鼓搗的東西,鬧了不少的笑話。
以目前來看,那個“東周國”又是周天子削弱自己的一刀,誰能想到最終變成周王室能夠茍延殘喘的屏障呢?
當然,呂武只記得“東周君”的一些事跡,比如“東周君”借貸重整武備卻是被秦國搞了一波流,從而投降了秦國,歷史到這個節點才讓周王室真正的被滅亡掉。
比較詭異的是,歷史上秦國滅亡了周天子三次,是足足的三次!
也就是先弄了“西周國”,再發兵攻占“王畿”,后來又吞并了“東周國”,才真正又徹底地解決了周王室。
“范卿、陰卿。”單公姬朝看上去無比熱情。
東周君姬輥則是含笑行禮,沒開口打招呼。
士匄和呂武自然需要回禮。
旁邊是范氏和陰氏的大軍正在滾滾地開進,看上去旌旗獵獵和隊列整齊,軍容無比的鼎盛。
單公姬朝和東周君姬輥并不是孤身前來,以他們的身份地位再怎么窮,該帶上的排場還是要盡力維持的。
又能從周王室的兩位公卿看出明顯的一點,作為晉君姬周師傅的單公姬朝排場更大一些,東周君則是哪哪哪都能看出寒酸。
單公姬朝帶來了一個“師(100車、2500士兵)”,士兵的戰袍看上去光鮮亮麗,甚至有兩百名士兵身穿銀光閃閃的鐵甲,武器方面齊配。
東周君則只是帶了一個“旅(20車、500士兵)”,士兵的戰袍沒有能夠統一,看上去戰袍還有些老舊,沒有士兵身上配甲,便是兵器看著也大多像是破爛。
話說,一樣是周天子的直屬公卿,怎么一個看上去那么富有,另一個寒酸到不行呢?
答案只有一個,看他們能不能得到來自外部方方面面的支援。
比如,呂武就看在單公姬朝是本國國君師傅的面子上,愿意派人過來互通有無。
有資源也要有銷售的對象,更要有進貨去當二道販子的渠道,其余周天子的公卿沒有,獨獨單公姬朝有,貧富差距不就被拉開了嘛。
士匄發現單公姬朝對呂武的熱情到了過分的程度,又看到東周君姬輥一再不要臉地舔呂武,心想:“瑪德,這些公卿真特么不要臉。”
話說,貴族與貴族交往,得了好處和想要得到好處,臉是個什么玩意?
舔晉國“常務卿大夫”能算是舔嗎?
舔了,家族能夠得到好處,還能保證周王室得到來自晉國的庇護,很是兩全其美的呀!就算有人詬病,解釋是為了家國天下,不計個人榮辱,情操是不是高到不行?
呂武沒有什么飛揚跋扈的一面,甚至在態度上放得很平等。
他有個大的籌謀,需要來自周王室的好感,保持良好關系不是什么錯,一旦到了有需要的時候,多一個人站在陰氏這邊說話,成事的幾率就會更大一些。
為了達成某個目標去做事,不是饞誰的身子,舔就不應該叫舔,叫建立必要的友好關系。
應酬過后,東周君姬輥帶著自己的人走了,留下單公姬朝帶上自家的部隊跟隨晉軍南下。
他們穿過“王野”,士匄和呂武都沒有提及拜會周天子的事。
諸侯之臣沒資格直接拜會周天子,那是諸侯干的事情。
真的有諸侯之臣去拜會周天子,其實才是破壞禮儀制度,甚至可以被解讀為圖謀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