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琦覺得韓起領導下韓氏重新獲得卿位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情,心想:“如此一來,相與武、起皆為友朋,魏、陰、韓皆處西境,三家若能為友,外部難再插手。”
今年已經五十三歲的魏琦,他看著那些熟悉的面孔先后去世,不免會開始為魏相鋪路了。
呂武、魏相和韓起很早結識,一開始玩得挺好的。
后面韓無忌和韓起會疏離呂武和魏相,完全是韓厥的鍋啊!
以魏琦的認知,魏氏、陰氏和韓氏都是鄰居,一旦三家能夠守望相助,他們在西邊就不會出什么事。
這么一來,魏氏起碼能夠安穩一兩代人,不用擔心某天跟陰氏翻臉了。
魏琦現在就想到跟陰氏翻臉的那一天了嗎?
現在沒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不代表人們沒有這種認知。
晉國的卿位家族是個什么尿性,誰還不知道誰呢!
魏琦的期盼很簡單,他去世之后,有魏相能跟呂武繼續一塊玩,數十年內魏氏和陰氏哪怕反目成仇,鬧不到非得搞到一家滅亡的地步。
不是魏琦思想單純,他將人情世故給考慮了進去。
欒書針對郤氏,為什么欒氏和郤氏一塊完蛋?不就是欒書受到郤克的恩惠太大,欒書卻想要將郤氏一家子整整齊齊地搞沒了,表現得太無情無義使世人害怕嘛!
什么情份都不顧,誰都要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哪怕與那樣的人做朋友?
呂武已經跟魏琦談了幾次,聽到魏琦最終拍板下來,扭頭無聲地嘆息了一聲,心想:“果然,再好的盟友,暗地里還是會互相提防。”
魏氏不敢完全信任陰氏,陰氏又何嘗不是?
魏琦要拉韓起一把,擺明了就是開始忌憚陰氏了。
不過,沒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們不是單獨一人,后面有著一家子,還有無數的家庭指望,感情用事不但會害死自己,是會造成跟隨自己的那些人面臨滅頂之災。
呂武并不感到難過,甚至心情感到無比放松。
如果魏氏只看感情,才會讓呂武難辦。
呂武有著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將異常堅定地向著那個目標努力,過程中的朋友和敵人會一直在變。
現在陰氏跟魏氏是盟友,與其余幾個卿位家族的關系比較復雜,沒有太大的矛盾或仇恨,要說想要讓關系變得多么親密也是未必。
當然了,呂武想要采取的策略會很現實,取決于陰氏在西邊的需要,不出意外陰氏需要保持與魏氏的盟友關系,時局需要時將與某個卿位家族玩哥兩好。
在呂武制定的陰氏外交政策中,哪天陰氏成為秦國之主,那天就是跟魏氏翻臉的日子。
不要怪呂武現實,要怪就怪成為秦國之主的陰氏需要把控山川地利的優勢,不將“桃林塞(現代靈寶)”和“魏”地掌控在手,該怎么去建立關中的門戶?
那個“桃林塞”在哪又是誰的地盤?位于華山之東、大河之南、?山以西、陸渾戎之北。它現在被一切兩半,一半歸于范氏,另一半掌握在伊洛之戎手里。
呂武事先已經知道函谷關的位置,后面一再從那片區域往來,發現還有一處同樣適合建立關隘。
如果說函谷關一卡就是擋住東面來犯之敵,呂武發現的那個地方建立關隘則是能擋住南面。
呂武猛然間一愣,想道:“我是不是變得保守了?怎么只想著守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