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突然間發現自己還是挺能打?公族的步兵得到命令沒有遲疑,他們在各級“士”或封主的喊叫聲中步步推進。
待在本陣靠前位置的楚君熊審問子囊,道:“鄭軍未有傳言中善戰?”
子囊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有一種怪異感了!
晉國下軍的損失很大是一個事實,中軍和上軍過來時沒有帶來荀氏(中行氏)和解氏的增援部隊,偃旗了的新軍被拆解進入下軍。
這是鉆規則的漏洞了喂!
楚君熊審肯定是看破了晉國的操作,覺得能贏暫時沒想計較,納悶先前能跟晉國新軍打得五五開的鄭軍怎么突然有點拉胯。
如果這一戰楚國輸了?晉國不守規矩肯定要楚國拿來大說特說的。
思考中的子囊沒耽誤嘴巴,說道:“當是陰子前來?”
那可是干掉了天下第一和天下第二的猛人!
這個猛人現在還成了晉國的元戎。
楚君熊審認同子囊的解釋,說道:“寡人的天下第一啊!”
想當初,楚君熊審左養由基、右潘黨,上陣就是一再開無雙,不但不用顧忌自身安全,還能享受割草的快樂。
在“鄢陵之戰”后,楚君熊審不是沒想再挖掘幾個猛人,可惜的是猛人不常有。
“你率部而上。”楚君熊審收起了雜念。
子囊臉頰抽搐了一下下。
楚軍直接上嗎?那就是讓陷入交戰狀態的鄭軍成為夾心餅了唄!
“鄭侵蔡,寡人不可忘。”楚君熊審是個挺愛面子又記仇的人。
子囊看著楚君熊審的獨眼,知道應該怎么做了。
鼓樂聲被奏響。
各國的音樂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夠使人一聽就分辨是來自哪個國家。
將“交響樂團”帶到戰場這種操作不過份,甚至是一種很“凡爾賽”的行為。
楚君熊審讓奏樂是再次強調自己已經來了,再來就是奉勸鄭軍不要繼續退,又告訴對面的晉人楚軍要下場了。
所以說,楚國一旦想展現“文明風度”的話,那可真就是十足的謙謙君子。
什么,鼓樂聲能傳多遠這個問題?聽不到,還能沒看見“交響樂團”擺出來嘛!
楚軍要上場的事被晉人用眼睛看到,不是耳朵聽到了什么。
很現實的一件事情,交戰爆發后的吵雜聲太大,離得近了還能聽到戰鼓聲和鳴金聲,遠了一樣會被各種吵雜聲掩蓋。
發現對面楚軍要上陣的中行吳扭頭看向中軍的位置。
楚軍不以軍團為作戰單位,他們是一種“封君制”,也就是被點名的封君帶著自家士兵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