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熊審從眾多慘叫和呻吟聲中聽到了雜拌其中的破罵聲,辨認了一下才聽明白有貴族在訓斥剛才私自射箭的弓箭手。
退?過剩的自尊心不允許楚君熊審往后退。
再則,楚君熊審發現晉軍并不是刻意朝自己這邊射,膽子又給肥了一些。
最為重要的是楚君熊審一旦退卻,與他“莽”的風格很不一致,可能會打擊到參戰楚軍的士氣。
失去了御戎的“王駕”在狂飆,車轅之上的那桿“王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楚國的君王都那么莽的嗎?”呂武還是挺佩服楚君熊審的。
因為“王駕”還在沖鋒,其余楚軍戰車的馭手開始頻繁抽拉車牛的屁股,打得戰場上不斷出現牛哞和馬嘶的叫聲。
一些從“王駕”邊上快步奔跑而過的楚軍士兵,他們用尊敬和崇拜的目光看了“王駕”一眼,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邁步的速度開始加快。
雙方的戰車距離不足百米,馬上就要產生交鋒了。
步軍方面,隨著兩軍步兵的距離一再拉近,晉國中軍射箭的頻率增快了。
那是射程較近的弩也加入射箭,再來就是手持強弓的弓箭手也在射箭。
什么叫“強弓”呢?說白了就是三石以上的弓,射程一般都在一百二十米以上。
薳罷已經臨時接過了御戎的職責,一手握住韁繩,另一只手抽出腰間的戰劍猛地朝前一剁。
不是要斬個“寂寞”,純粹是有一頭拉車的牛被射死,需要斬斷套繩之類的玩意,舍棄掉那頭已經死掉的牛。
“大神還是保佑王上的!”薳罷有意識地拉扯韁繩,使得戰車的速度一再變慢,一點都不想再繼續往前沖了。
楚君熊審的注意力全在晉國中軍射箭的頻率上面,呢喃自語道:“為何如此?”
在他們的概念中,不知道什么玩意能將箭射出兩百米以上,哪怕是力氣超大的弓箭手最多也就射個一百五十米。
這位能射一百五十米的人叫養由基,被后世譽為中華第一神箭手。
楚君熊審對射箭很熟悉,很清楚單獨一個人能射兩百米是一回事,一大群人能射兩百米就是超級科技產物了。
他大聲喊道:“寡人重金尋可射一百三十步之弓!”
陰氏的弩是在攻打秦國之后才很經常用,不要忘記楚國和晉國之間的距離,以當前信息傳遞的速度,還要看傳播的受眾,楚國不知情是很正常的。
發起沖鋒的戰車已經爆發交戰,楚軍的戰車乘員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晉軍的大多數戰車看上去非常靈活,前沖的速度快是一方面,能小范圍拐彎是個什么鬼!
這是陰氏又出產了“戰車2.0”版本,使得戰車的重量變得更輕,拐彎的受限也降到最低。
楚君熊審可算是發現自己所在的戰車竟然停下,周邊被數百“王卒”圍了個嚴嚴實實。
他用很奇怪的眼神看向薳罷,說道:“為何陷寡人于不義?”
薳罷咋說?能說再繼續沖有很大概率會送人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