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晉君姬周不妥協?僅是得到一個讓公族再次勃發奮斗的期盼,不會有額外的加分了。
畢竟,公族的罪行又不是誰給強加在腦袋上,他們是真的懈怠外加變得沒用了。
呂武抽出三天的時間用來處理家事,主要了解長子呂陽的人生軌跡,隨后啟程前往“魏”地準備參加魏相的葬禮。
魏氏的家主失去了繼承人,不是晉國的貴族心里陰暗才導致大多數人覺得魏氏好不了了。
任何一個家族失去精心培養的繼承人都好不到哪去,甚至會引發家族內部出現亂斗,沒有爆發亂斗也打亂了家族的發展規劃。
陰氏是魏氏的盟友,未來的十數年還需要相扶相持,出現一個不想再跟陰氏一塊玩耍的繼承人,哪怕不會馬上讓陰氏與魏氏的同盟破裂,雙方的關系也絕對不會像之前那么和諧。
“元戎以為何人得利?”士匄問得沒頭沒尾。
呂武卻是聽懂了。
大家都認為魏琦很難將權力把持在他們這一支,下一代的魏氏宗主要回到魏絳這一支了。
在這二十來年之中,魏氏的老一輩已經凋零得只剩下魏琦一人,第二代先前是魏絳、魏頡和魏相,魏相病逝剩下了魏絳和魏頡。
魏絳是魏氏大宗的話事人。
魏頡則是魏氏的小宗令狐氏家主。
之前有太多事情讓魏氏的內部很團結,比如魏顆和魏悼子在短短三年內先后辭世,沒人跟魏琦在成為“卿”之后上演塑料兄弟情。
魏琦還活著能扶魏相一程,魏氏大宗的魏絳有想法也要憋住。
早就別出的魏頡看到魏琦(櫟陽氏)能取而代之,會不會產生什么想法?
魏相活著自然沒那么多事,他這一去留下老父親和年幼的子嗣,魏氏的內部狀況就回到了魏悼子去世后的局面,魏琦應不應該將權力過度給魏絳呢?
呂武怎么覺得士匄就盼不得魏氏好?
只是吧?晉國僅數十年簡直就是“你唱罷我登臺”的沒完沒了發生家族內部權力更替,給當代人留下太多負面的例子了。
影響最大的就是智氏和荀氏、中行氏的分家,要命的是智氏偏偏還在短短十數年一再壯大,實力方面一度有點要超過本家的趨勢。
盡管智氏最后的下場很不好,發達的軌跡還是被眾家看在眼里,注定會讓一些有想法的小宗覺得發現了新大陸啊!
“魏”地跟“新田”有點距離,大冬天只下雪還好,一旦再下雨,對趕路的人簡直太不友好了。
呂武跟士匄、解朔、中行吳、趙武結伴,一起到達“魏”地時就是頂著雨夾雪的天氣。
礙于天氣著實不允許,魏相的葬禮再一次延后。
魏琦沒找呂武提過魏氏內部的事情,見面了只是進行正常的社交。
他們抵達之后能看出魏氏的內部氣氛還行,看不到什么劍拔弩張的場面,同樣看不出魏氏幾個重要的家族成員表現得多親密。
這么一副景象就讓外部的人看不懂魏氏因為失去魏相將發生什么事了。
呂武當然是打從心里希望魏琦堅定地讓魏武接班,再托付給自己照顧。
真的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呂武一下子就對荀氏(中行氏)、智氏、魏氏的家族內部有名正言順的干涉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