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鄭,降不降?
不降?你特么竟然不投降,俺要上了!
降了?哦啦!賠款什么的準備好,再召集軍隊跟俺走。
考慮到鄭軍敢在“沫之戰”跟楚軍撕破臉?晉國今年需要辦的事情里面,絕對是鄭國最好解決。
呂武看著陷入興奮狀態的晉君姬周,笑著說道:“臣以為中軍佐當率軍南下。”
用大軍督促鄭國投降是應該的。
可是,為什么是士匄統兵南下嚇唬鄭國,不是最能打的呂武呀?
晉君姬周也就將疑問提出來。
“齊國乃是臣主持邦交,盡取衛國大河北岸城邑亦是臣,自是由臣前往辦理。”呂武說得很是理所當然。
晉君姬周這才搞懂呂武要幾件事情一起做,心里想道:“已經攻滅了南燕,在攻打山戎,又要鄭國、衛國和齊國的事情同時處理,過于急切會不會讓楚國搞事情?”
他覺得自己的擔憂不是無的放矢,用遲疑加憂慮的表情提出了疑問。
“君上。”呂武很納悶地說道:“正是不知楚侯將如何行事,我更需及時行事,不可予楚侯破我之事。”
是這樣嗎?
晉君姬周還是覺得太急切,問道:“如楚軍北上,鄭必悖盟,宋亦怨我。”
宋國被呂武安排背鍋,后面肯定是會跟晉國產生糾紛的。
這不,呂武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楚軍沒有北上也就罷了,一旦楚軍再次北上的話,鄭國悖盟就悖盟唄;有楚軍的威脅在側?宋國只能打落牙齒往腹吞,好聲好氣請求晉軍南下支援。
到時候,拿了鄭國一波保護費的晉國再痛打悖盟的鄭國一頓,再一次的收獲一波。
宋國急切求援?不但之前的事情要一筆勾銷,是不是還要幫南下的晉軍提供后勤保障?
呂武不怪晉君姬周看不懂那一系列操作,同時一點解釋的欲望都沒有,自個兒心里美滋滋就行啦。
他倆正聊著,士匄匆匆忙忙過來了。
“君上、元戎,上軍佐病逝于‘沙隨’。”士匄一臉的哀傷,不給晉君姬周和呂武有反應的時間,又說道:“我亦聞魏頡病逝于‘魏’地。”
等等!
什么情況啊?
也就是士魴死在出征狀態下病逝?
然后,剛剛失去繼承人的魏氏,沒有一男半女的魏頡也死了?
魏頡長久身體不好,有成親卻沒有生下一個子嗣。
回過神來的晉君姬周與呂武來了個面面相覷,一致覺得這一下麻煩要陸陸續續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