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吳問道:“如衛、魯再行反復,我將如何。”
問的是晉國要拿衛國和魯國怎么辦。
根據中行吳對呂武的了解,衛國和魯國不服軟,再一次爆發大戰有衛國或魯國受的。
晉國的中軍和下軍接管了魯國讓出來的城邑,計算之后意外的發現多了七座城邑。
而這七座城邑是個什么情況?之前并不是齊國所屬。
那么到底是魯國送給晉國的賠禮,還是當地的魯國貴族驚恐地逃跑了?
呂武在得知七座城邑里面的人口加起來有個四萬多,有選擇性地當做不知道城邑原先的歸屬,順其自然地進行了接收。
在抵近齊國之后,一個消息傳了過來。
齊君呂環薨了!
在傳聞中,齊君呂環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到底是不是這么一回事還有待證實。
“公子光入宮謁見寡君,而后寡君薨逝。”崔杼的表情很復雜。
呂武和中行吳等人聽得一陣愕然。
公子光是齊君呂環的嫡長子,也就是齊國君位的合法繼承人。
這位公子光近年來很活躍,就是沒給干成什么事情。
崔杼說道:“我聞晏嬰歸國當即求見公子光。”
一定是在提醒什么的吧?
呂武猜測那位公子光很快就會前來求見,并且還將帶著很大的誠意。
按照現有傳統,一個國家的國君薨了,其他國家對他們再有深仇大恨也該暫時停止攻伐。
所以,齊君呂環是用自己的死亡,來為齊國爭取一些時間嗎?
博取同情之類?各個諸侯國知道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同時也知道齊君呂環是個活到老頑劣到老的老頑童。沒人同情衛君衛衎,怎么會有人同情咎由自取的齊君呂環呢?
呂武問道:“晏嬰唆使公子光弒父?”
本來就有這個懷疑的崔杼聽呂武那么一問,有點品味過來。
只要想操作的話,齊君呂環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在公子光求見之后。
晉國已經對齊國夠狠了,再破壞一下正常的君位繼承,沒什么的吧?
崔杼的心理不夠陰暗,仔細想了想,說道:“弒君之事或有可能。”
呂武有點無語了。
難道還要俺將話說得更明嗎?
老婆被睡,并且投井自殺了,是個男人能忍?
崔杼還是齊國的執政,完全能夠對齊君呂環的死因進行調查,一旦展開調查并且將公子光列為嫌疑人,等于齊國下一任國君是誰讓崔杼有了名正言順的干涉權。
哪怕是走正常的程序,怎么都該調查一下齊君呂環的死因,毫無疑問公子光就是有弒君殺父的嫌疑。
崔杼走了。
呂武對齊國接下里的事態發展充滿了期待。